送郑履顺(其一)

病卧思亲友,几人能见过。

天寒念我至,风义觉君多。

取士周三物,论才鲁四科。

相期曾闵上,岁月莫蹉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的《送郑履顺》其一,通过“病卧思亲友”开篇,表达了诗人因病卧床时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在寒冷天气中对友人的深切关怀。接下来,“几人能见过”一句,流露出诗人对真正关心自己、愿意探望的朋友的感激之情。

“天寒念我至,风义觉君多”,进一步描绘了在严寒中,友人不畏艰难前来探望的情景,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风义。这种在困难时刻给予支持和温暖的行为,让诗人深感友情之珍贵。

后两句“取士周三物,论才鲁四科”,可能是在赞美或寄语友人郑履顺在学问和才能上的成就与潜力,暗示他如同古代选拔人才的标准一样,具备多方面的才华和能力。这里的“周三物”和“鲁四科”分别指的是古代选拔人才的标准,即“文、行、忠、信”和“德、言、容、功”,强调了全面发展的理念。

最后,“相期曾闵上,岁月莫蹉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郑履顺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像曾参和闵子骞那样,成为道德高尚、学业有成的人。同时,也提醒友人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和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友情的真挚,还蕴含了对友人成长和发展的殷切期盼,体现了方孝孺作为一位学者兼文学家的深厚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408)

方孝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字:希直
  • 号:逊志
  • 籍贯:宁海
  • 生卒年:1357—1402年7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送郑履顺(其二)

学是千秋事,文非一艺卑。

古来传道术,谁免假言辞。

鲁史三王政,周官百世规。

知君美才气,慎勿负深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谢群公送别

贱士何须送,群公不世情。

听鸡朝谒后,并马出郊行。

心恋金门远,身依玉树荣。

愁来今夜月,两地向谁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道中遇卢先生

先生独无虑,作客竟忘归。

谩把诗书阅,宁知世事非。

秋风吹落雁,江树隐斜晖。

少立桥边路,相思恨久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春和(其一)

幽人游涧谷,芳誉动京华。

暂食高山蕨,终簪上苑花。

醉歌辞激烈,老态影欹斜。

愿得万间厦,转为寒士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