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山甫秘校归缑氏

去年来折桂,今年来娶妇。

得意春风前,还家寒食后。

蓬巷闹鸡犬,藤花荫井臼。

缑山白醪醇,重酌高堂寿。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翻译

去年我来折桂枝,今年又迎娶新娘。
春风得意时归来,恰逢寒食节之后。
贫巷中鸡犬相闻,藤花下井台忙碌。
缑山上的美酒醇厚,再满满斟一杯敬祝高堂长寿。

注释

去年:指过去的一年。
桂:古代科举考试中高中者称折桂。
娶妇:娶妻。
得意春风:春风得意,形容心情愉快。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前一天,禁烟火吃冷食。
蓬巷:简陋的巷子。
鸡犬:农村常见的景象,象征安宁生活。
藤花:一种植物,这里可能指代春天的景象。
井臼:水井旁的石臼,用来舂米。
缑山:地名,在今河南偃师一带,以产美酒闻名。
白醪:白酒。
重酌:再次斟满。
高堂:尊贵的长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张山甫秘校归缑氏》,描绘了友人张山甫在取得科举功名后,春风得意地回到故乡的情景。首句“去年来折桂”暗指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如同攀折桂枝,象征着荣耀。次句“今年来娶妇”则表达了他喜结连理的人生新阶段。

“得意春风前”形象地描绘了他在春风中归来,心情愉悦,充满成就感。“还家寒食后”则点明了时间,寒食节后,人们会回家祭祖,增添了一种家庭团聚的温馨气氛。接下来的两句“蓬巷闹鸡犬,藤花荫井臼”,通过写故乡的日常生活细节,如鸡犬相闻、藤花遮蔽井臼,展现出乡村生活的宁静与质朴。

最后两句“缑山白醪醇,重酌高堂寿”祝愿张山甫在家中能与家人共享美酒,为长辈祝寿,表达了对友人归乡后家庭和睦、孝顺长辈的美好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清新自然风格。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张中乐屯田知永州

畏向潇湘行,不入洞庭去。

鞍马踏关山,衣裘冒霜露。

零陵三千里,楚俗未改故。

王泽久已覃,国刑亦当措。

昔闻柳宗元,山水寻不饫。

其记若丹青,因来问潭步。

石燕飞有无,香草生触处。

仙姑异麻姑,岁月楼中度。

不食颜渥赭,言语神灵预。

莫将车骑喧,独往探幽趣。

有信报我知,恶欲驱尘虑。

形式: 古风

送张太博通判袁州

君非身尤谪南州,南方尚鬼其俗媮。

蛇为邻,虎为陬,丹茅苦竹深幽幽。

邑人祠鬼拜古树,竹杯一仰来烹牛。

牛死齧戄常不幸,谁得禁止专锄钩。

借曰未信君且往,民将语怪君听不。

仰山头,有行舟。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送张圣民学士知登州

慕君才行美,风义亦倜傥。

在远恨未逢,既近不屡往。

非以近为轻,恃易遂成曩。

倏为东牟守,别我驻征鞅。

又作千里遥,依然复怀想。

昔闻之罘山,秦碑元有两。

一存东顶中,一在西顶上。

篆实丞相斯,缺剥不可仿。

愿言试历览,闻见欲以广。海晴望石桥,神仙事?恍。

始皇安得长,阴怪役罔象。

桥断水无涯,焉知有方丈。

迩者地出金,发掘怀沃壤。

良民皆逐末,兹事谁用长。

凡为二千石,唯在劝耕纺。

幸君经术高,教化人所仰。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送张正臣赴泰州幕

敲冰冰未泮,塞河流玉段。

轻舸莫言迟,古城沧海畔。

春皋兰蕙茁,晚井鱼虾乱。

时平无羽书,此乐异王粲。

形式: 古风 押[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