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答山人赵颖忆山居

绿发年来改,相看忆去频。

青山不厌客,黄屦自迷尘。

耳冷泉声淡,松残药灶贫。

白云他日见,应问世间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近年来,青丝渐白,彼此相望,回忆往事频繁涌现。
青山似乎从不厌倦游人,而我穿着黄鞋,已在风尘中迷失自我。
泉水声幽静入耳,松林中的药灶显得简陋贫穷。
将来再见白云,是否会询问这世间的春光如何?

注释

绿发:指代年轻的黑发,这里指代青春。
年:岁月。
改:改变,这里指变白。
相看:相互看着对方。
忆去频:频繁地回忆过去。
青山:青翠的山峦。
不厌客:不嫌游客多。
黄屦:黄色的鞋子,可能象征朴素的生活。
自迷尘:自己在世俗中迷失。
耳冷:形容耳朵清净,听觉敏锐。
泉声淡:泉水声音清淡。
松残:松树老朽。
药灶贫:药炉简陋,暗示生活清贫。
白云:象征高洁或远方。
他日见:将来某一天相见。
世间春:世间的春天,也可理解为人间的温暖与美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复所作,名为《戏答山人赵颖忆山居》。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深切情感,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绿发年来改,相看忆去频。” 这两句通过“绿发”这个生动的意象,传递出时间流逝、青春易逝的主题。诗人在这里似乎是在表达自己对于时光飞逝的无奈,以及对往昔美好记忆的频繁回想。

“青山不厌客,黄屦自迷尘。” 这两句则描绘了山林给予诗人的宁静与自由。诗人以“青山”为背景,将自己比喻成不被山拒绝的客人,而自己的脚步(黄屦)却在尘世中迷失,表达了一种对现实世界的淡漠和逃避。

“耳冷泉声淡,松残药灶贫。”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递出一种孤寂与萧瑟的情怀。诗人用耳朵感到寒冷来形容山中的静谧,用“泉声淡”、“松残”和“药灶贫”来营造出一种幽深、荒凉的氛围。

“白云他日见,应问世间春。” 最后两句诗则是对未来某一天重逢美好景致的一种期待。诗人通过“白云他日见”,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而“应问世间春”则是在询问这个世界何时才能再次迎来生机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淡泊以及对于自然美景的无限憧憬。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寄托的心境。

收录诗词(459)

李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托人求田

绿绕随城潏水流,百年那免问菟裘。

泉甘易汲能蠲疾,土沃翻耕每报秋。

欲托高人论地券,共期他日老渔舟。

归身未到心先到,得此馀无一事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马承议韵

浮云飘忽竟多姿,苍狗须臾化白衣。

对客莫思扪虱语,乘风且共跨鲸归。

岩岩清壁三千仞,郁郁寒松四十围。

君看时光易流转,新霜高叶又朝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吕元钧给事嘉川驿来诗

相逢莫厌重留连,邂逅浮云只偶然。

前日一樽穷乐事,今朝千里感流年。

尘侵遗迹留漳水,风入高吟动蜀鞭。

锦鲤往来出江浦,应传秀句满嘉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李忱承议所惠诗

人生飘荡若浮云,邂逅乘风忽聚群。

嗟我淹留今倦宦,喜君倾倒细论文。

扬舲觉海宗提印,授钺诗坛勇冠军。

荒学漫劳无所得,鼻端聊假一挥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