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寂寂帘垂地,新愁两发知。
春寒多酿病,暮雨不宜诗。
炉爱香存性,瓶怜花折枝。
关心看蟢子,屏角有虫丝。
这首清代诗人顾翰的《间居》描绘了作者在静谧居室中的孤独感受和细腻心境。首句“寂寂帘垂地”以寂静无声和低垂的帘幕渲染出一种空旷而落寞的氛围。次句“新愁两发知”表达了作者内心新添的愁绪,暗示着某种情感触动。
接下来,“春寒多酿病”写出了春天的寒冷气候容易引发身体不适,暗含了诗人内心的郁结与脆弱。而“暮雨不宜诗”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对情绪的影响,连绵的暮雨似乎阻碍了诗兴的激发。
“炉爱香存性”通过炉火与香烟,展现了诗人借香抚慰心灵,试图保持个性独立的一面。而“瓶怜花折枝”则寓言式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无奈与惋惜。
最后两句“关心看蟢子,屏角有虫丝”,诗人将视线转向微小的生命——蜘蛛,它们在屏风角落织网,象征着生活中的琐碎与坚韧。这句诗以小见大,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沉思考。
整体来看,《间居》是一首寓情于景,借物抒怀的佳作,展现了诗人身处孤寂时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不详
不须悲远别,风好挂帆行。
山色青将断,江潮白渐生。
荒烟葛洪井,落日吕蒙城。
泚笔书游记,离家第二程。
郎当郎当听铃驮,前者唱于后者和。
出门晓月白涨天,片片霜华如雪大。
敝裘一领薄于纸,有似窗楞风刮破。
已恨无丝自缠缚,还愁作米供颠簸。
戍楼宿火明瓦镫,饼肆湿烟生土锉。
却忆向时真懒惰,花影半床人尚卧。
醒来欹枕睡昵书,妇子晨炊煮香糯。
我家虽无田负郭,草草离家计真左。
傥云奔走为饥驱,逆旅何尝少寒饿。
佛狸城外雨丝丝,正值寒潮欲上时。
愁杀篷窗倦游客,欹帆重写渡江试。
浮玉山高木叶稀,南田画本见依微。
舟中不合回头望,如此茫茫一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