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周简州寄范蜀公三章(其三)

法从深严宠禄荣,清标素节两难并。

有心报国虽谋国,无意求名又得名。

道服岂烦垂宝带,安居何用饰华缨。

秋风一夜乔林减,惟见松篁不变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陶所作的《和周简州寄范蜀公三章(其三)》中的一章,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范蜀公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高尚品德的赞美。

首句“法从深严宠禄荣”,开篇即点明了范蜀公在权力与荣誉面前坚守法度,不为私欲所动,展现出其深沉的道德修养。接下来,“清标素节两难并”进一步描绘了范蜀公的高洁品格,他不仅在行为上遵循法度,更在内心保持纯净,这种内外兼修的品质实属难得。

“有心报国虽谋国,无意求名又得名”两句,既表达了范蜀公一心为国,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揭示了他虽无意追求名声,却因卓越的贡献而被世人铭记的事实。这种高尚的情操与意外的声名形成鲜明对比,更加凸显了范蜀公人格的伟大。

“道服岂烦垂宝带,安居何用饰华缨”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范蜀公不慕虚荣、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他身着朴素的道服,无需佩戴珍贵的宝带;居住简朴,无须装饰华丽的冠缨。这种简朴的生活方式,正是其高尚人格的外化。

最后,“秋风一夜乔林减,惟见松篁不变更”以自然景象作比,形象地描绘了范蜀公如同松竹一般,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其高尚品质始终不变。这不仅是对范蜀公个人品质的高度赞扬,也是对所有坚守正义、不随波逐流之人的美好祝愿。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范蜀公高尚品德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传递出了一种超越功利、坚守本真的生活哲学。

收录诗词(409)

吕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昨日

昨日文书插羽毛,征夫连日整弓刀。

云如野色随时惨,风作边声特地号。

八阵威灵今可托,六州形势古称高。

西南久不闻金鼓,莫遣人人著战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又赋二首(其一)

千里征蛮向不毛,坐筹先胜自三刀。

井中蛙力狂虽跃,弓下猿声怯便号。

草白见城羌蝶浅,月明闻角汉天高。

将军几日当雄捷,速把功书上赭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又赋二首(其二)

忠胆轻生甚一毛,奇谋破贼锐于刀。

横行容易平乌合,面缚须臾作犬号。

霜甲共辉军帐冷,烟烽齐出戍楼高。

羌酋若也投降早,定得君王瑞锦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白金铺野玉堆檐,独上危亭喜再瞻。

多积岂能填涧底,已高犹未累山尖。

碎声著物飘来急,寒色侵人霁后添。

时节霏霏未还役,贼平消息愿重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