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龙山塔寺

吴越夕阳多远山,塔楼高处九秋寒。

江豚吹浪腥风湿,野鸟行空翥雪乾。

白日潮声僧老尽,黄埃世路客游难。

海门航散孤云落,酒醒不堪深倚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吴越之地的夕阳映照着远处连绵的山峦,高高的塔楼上秋意已深寒意浓。
江中的豚鱼吹起浪花,带着腥湿的气息,空中野鸟展翅飞翔,仿佛要晾干身上的雪花。
白天的潮汐声中,老僧们的生活也接近尾声,尘世间的旅途对过客来说充满艰难。
海门边,船只散去,只留下孤云飘落,酒醒后更觉倚靠栏杆的孤独难以承受。

注释

吴越:古地名,指今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地区。
九秋:秋季的代称,表示深秋时节。
江豚:一种水生哺乳动物,类似海豚。
翥雪乾:形容鸟儿在空中展翅飞翔,像要晾干身上的雪花。
僧老尽:老僧们的生活结束或活动减少。
黄埃:黄色的尘土,象征世俗尘嚣。
航散:船只分散,航行结束。
不堪:难以忍受,承受不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吴越地区的一座塔寺所见的景象。首句"吴越夕阳多远山",以夕阳映照下的远山为背景,渲染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塔楼高处九秋寒",点明诗人身处高塔,感受到秋天的凉意,暗示着登高望远的孤独与寂寥。

接下来的两句"江豚吹浪腥风湿,野鸟行空翥雪乾",通过江豚在浪中翻腾和野鸟翱翔的生动画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寓含着诗人对人世沧桑的感慨。"白日潮声僧老尽,黄埃世路客游难",借潮水声和尘土路,表达了时光流逝、人生如梦的哲理,以及旅途艰辛的体验。

最后两句"海门航散孤云落,酒醒不堪深倚栏",以海门航船散去的孤云和酒醒后的诗人,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以景抒情,寓言深刻,展现了宋代理性与感性的交融。

收录诗词(31)

林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蓬门

新笋绿沿坡,蓬门谁见过。

社寒来燕少,晚雨落花多。

瘦骨诗医俗,衰容酒借和。

故园空有梦,客路正风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题所寓壁

世路机关险似棋,未逢好著费支持。

但能不作亏心事,何往非吾得意时。

草著雨馀青转耐,发因闲里白偏迟。

一湖水影群山聚,朝暮相看消几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题曾生古剑

三尺非凡铁,年深铸字漫。

每寻闲处挂,不敢醉时看。

紫电光犹湿,苍蛟血未乾。

边秋方用武,莫恨致身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赠别

傍桥买得小溪船,略举离杯去意悬。

一水夕阳红荡影,数峰晴树碧生烟。

秋声不断云间雁,别恨空长柳外蝉。

后夜他州看明月,定知相忆未成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