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王北望感怀十三首(其二)

闻说初宣战,廷争亦有人。

裂麻经圣主,折槛有良臣。

竟作茅焦戳,偏从延广伦。

岂闻十常侍,攘外用黄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所作的《勤王北望感怀十三首》系列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局势的关注和对忠臣良将的赞誉。

首句“闻说初宣战”表明诗人听说国家正处在对外战争的初期阶段,暗示了紧张的时局。接下来的“廷争亦有人”则赞美朝廷上仍有敢于直言进谏的人,体现了作者对于政治清明的期待。

“裂麻经圣主”形象地描绘了臣子向皇帝陈奏国事,用撕裂麻布(古代文书材料)来表达忠诚和决心,显示出对君主的敬畏和对决策者的敬意。“折槛有良臣”进一步强调了朝廷中有刚直不阿的忠臣。

“竟作茅焦戳,偏从延广伦”借用了历史典故,茅焦是汉代敢于直言劝阻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忠臣,而“延广伦”可能是诗人虚构或隐喻的人物,表示类似茅焦的忠臣在当前时局中也有所作为。

最后两句“岂闻十常侍,攘外用黄巾”暗指宦官专权,讽刺当权者对外敌入侵无能为力,反而利用内乱(如黄巾起义)来掩饰自己的无能。这表达了诗人对腐败政治的不满和对国家安危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典故和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忠臣良将的赞扬,同时也揭示了对现实政治的批判。

收录诗词(178)

康有为(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勤王北望感怀十三首(其三)

太阴黑霾日,大角气缠兵。

玉柱惊天折,金瓯碎地轻。

戈船横渤海,蛇豕斗幽并。

不忍看沽水,血流千里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勤王北望感怀十三首(其四)

铁道闻烧断,神京最扰攘。

大卧鞭血泣,都统阖门殃。

公府焚成烬,郎官饿倚墙。

禁军称武卫,盗贼尔倡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勤王北望感怀十三首(其五)

藩镇蒙恩泽,旌旄久宠荣。

南疆托保境,北阙孰称兵。

讨贼无单骑,勤王不好名。

但闻兴党狱,何以对王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勤王北望感怀十三首(其六)

中旨纷纷下,红巾奖义民。

兜鍪戒胡服,枪炮复华人。

白简惨遭戳,黄天诩有神。

真成一敌八,旧党计何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