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六十九首(其三十七)

摩竭掩室,非是通方。净名杜词,未为作略。

总不恁么,罕遇知音。方便门中,随宜举唱。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宁所作的禅宗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禅修者的内心体验和修行智慧。"摩竭掩室"可能指的是修行者在静寂的环境中深思冥想,"非是通方"则暗示并非追求一般的通达,而是寻求独特的领悟。"净名杜词,未为作略"借用佛教典故,表示禅修者的见解超越了文字表述的局限。

"总不恁么"强调修行者的超脱,不拘泥于常规,"罕遇知音"则表达了对真正理解者的珍视。"方便门中,随宜举唱"意味着在修行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因材施教,适合不同人的理解。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禅宗注重个人内在体验、不拘形式、注重因材施教的修行理念,体现了禅师对修行道路的独特见解和实践智慧。

收录诗词(153)

释道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六十九首(其三十四)

衲子玄关,群生命脉。锋芒未兆,便好承当。

文彩才彰,翻成影事。空劫已前,乾坤未剖。

凝然一片,非圣非凡。不涉熏脩,岂从外有。

形式: 偈颂

偈六十九首(其三十二)

透脱玄关,更无凝滞。一瞖落眼,空华乱坠。

形式: 偈颂

偈六十九首(其二十三)

大道无私,要由心悟。心无形状,全物而彰。

妙契斯关,万缘俱备。

形式: 偈颂

偈六十九首(其八)

千圣不传,诸祖秘语。不惜眉毛,为君亲举。

衲子抬眸,白云万里。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