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王曰高的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画卷。"天然山水地,点染作名园" 开篇即赞美了自然环境的优美,仿佛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被巧妙地布置成了著名的园林。接下来的"树色干云秀,蛙声过雨繁",通过生动的色彩和声音描绘,展现出园林中树木挺拔入云,雨后蛙鸣声声的生机盎然景象。
诗人"看花时坐石,待月更倾樽",描绘了在赏花和赏月的闲适时光里,与友人一同品酒的场景,流露出对这种悠然自得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我欲忘归去,桃源即此村"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喜爱,甚至产生了如桃花源般理想生活的幻觉,暗示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美的深深迷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秦园的美景,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