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秋色得消字

秋色望中消,黄微伴碧寥。

阵边窥万骑,猎处落双雕。

云白初翻海,虹销半掩桥。

已今添客恨,仍值雨休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蓟门秋色得消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通过对秋色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淡的消沉与孤寂之情。首句"秋色望中消",以“消”字起笔,形象地写出秋意在视野中逐渐消退的感觉,暗示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变迁。接着,“黄微伴碧寥”描绘出金黄的落叶与碧空相映,渲染出秋日的寥廓与寂静。

“阵边窥万骑,猎处落双雕”两句,通过想象边塞的狩猎场景,展现出壮丽的军阵和猎人们精湛的技艺,但同时也暗含着战事的影子,增添了诗中的苍凉气氛。最后一联“已今添客恨,仍值雨休朝”,直接抒发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客居他乡的游子在秋雨停歇的早晨更觉孤独与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色为背景,融入了边塞风情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令变迁、人生际遇的独特感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467)

唐之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闻国公重镇大宁得云字

秋风吹角动三军,入塞声为出塞闻。

后队隔山旗面改,前驱传令马头分。

朝廷未下还师诏,幕府重书谕蜀文。

自愧身轻如野鹤,一年来往逐边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谢姬太守惠鹤

借来公馆作斋居,复有仙禽伴读书。

每送清音当五夜,时随閒咏及三馀。

啄残苔径和烟扫,舞罢霜翎带月梳。

明日南还须爱惜,筠笼轻贮入蓝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中秋夜燕集

白云破秋色,飞虫起商声。

渔阳明月夜,钟鼓閟寒城。

城寒逼塞门,枥马萧萧鸣。

及兹展良会,座客欣合并。

飞觞接软语,鹤发间华缨。

明河西南泻,列宿正纵横。

虽非帝乡见,稍慰羁旅情。

木落长白山,霜飘大宁营。

上公未旋旆,我辈当遐征。

且尽今夕乐,戎车有严程。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又次颐庵老丈韵

崆峒山前夜看月,月色秋空两奇绝。

不知何处烂银盘,飞上嗟峨白琼阙。

蟪蛄啼霜秋气悲,乌鹊绕树人思归。

天南有星千万点,离恨不敢分明窥。

亭亭长松古阶下,松枝无声露飘洒。

倚松踏露劝解公,手中偏著青瑶斝。

愿公饮此寿百千,乐如食密无中边。

四夷不惊风雨顺,月光如镜长团圆。

匣底龙泉玉三尺,英姿自可千金值。

酒酣拂拭试舞之,虹光倚天如月白。

今宵之乐当奈何,自古渔阳豪杰多,临风更赋渔阳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