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颂扬了儒仲高尚的节操与坚守原则的精神。开篇“儒仲有清节,始亦赴徵命”,描绘了儒仲在面对朝廷征召时,虽有机会入仕,但他却坚持自己的清高情操,拒绝屈从于权贵。接着“造廷抗高辞,不肯臣万乘”进一步强调了他不为权势所动的决心,即使面对皇帝的高位也坚决不妥协。
“归来事躬耕,蓬藋掩门径”则展现了儒仲归隐田园的生活状态,虽远离官场,但他的内心依然保持着那份清高的气节。而“翩翩故人子,相过容服盛”描述了他虽身处乡野,但仍有故人来访,衣着华丽,显示出对儒仲的敬仰之情。
“一念儿曹羞,客去卧不应”则通过一个细节,表现了儒仲对世俗名利的不屑,即使客人来访,他也选择闭门谢客,不为外物所扰。最后,“赖有贤妇言,不失初守正”赞扬了他妻子的理解和支持,使得他在坚守原则的同时,也不失家庭的温暖和和谐。
“嘉遁遂终身,清辉两相映”是对儒仲一生坚守清高的美好结局的总结,他最终以清高的形象终老,其人格光辉与贤妻的美德相互辉映,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整首诗通过对儒仲生平的描绘,表达了对坚守道德原则、追求精神自由的崇高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