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泊舟寒渚对裴褢,岸木苍苍水镜开。
沧海雾摇孤月上,青天影合二流来。
平生苦忆清江棹,深夜休嫌浊酒杯。
明发风帆好停处,拂衣先上鲁连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泊舟于寒冷河岸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首联“泊舟寒渚对裴褢,岸木苍苍水镜开”以“寒渚”、“苍苍岸木”和“水镜开”营造出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颔联“沧海雾摇孤月上,青天影合二流来”进一步渲染了夜色的神秘与壮阔,月光在雾中摇曳,与天空中的倒影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颈联“平生苦忆清江棹,深夜休嫌浊酒杯”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下处境的坦然接受。诗人回忆起往昔乘舟于清澈江面的美好时光,同时也对眼前浊酒表示理解与接纳,体现了其豁达的人生态度。尾联“明发风帆好停处,拂衣先上鲁连台”则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诗人准备整理心情,踏上新的旅程,展现出对未来充满期待与憧憬的心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生活态度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展望,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不详
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汶川千里路漫漫,三峡船如上闸难。
篷底春风九十日,谷城山隔缺堤看。
细草春阴碧四围,空堤花落燕初飞。
澹云何处飘残雨,迎取鱼山神女归。
风定遥山水面青,垂杨不见钓舟停。
晚来忽唱桡歌去,疑载高人小洞庭。
帆前莽苍暗平芜,风雨神灵定有无。
一片云遮分水庙,四垂天入蜀山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