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三十八首(其二十六)

十五日已前,湖光潋滟晴方好。

十五日已后,山色空濛雨益奇。

正当十五日,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中秋月似鸾台镜,赢得多才一首诗。

形式: 偈颂

翻译

在十五日之前,晴天时西湖的湖光波光粼粼特别美。
过了十五日后,雨中的山色朦胧更显得奇特迷人。
恰逢十五这一天,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无论是淡雅还是浓艳都恰到好处。
中秋的月亮如同镜中的鸾鸟,激发了诗人创作出许多才华横溢的诗篇。

注释

湖光:湖面的波光。
潋滟:波光粼粼的样子。
晴方好:晴天时景色最美。
山色:山的景色。
空濛:朦胧迷离。
雨益奇:雨中更显奇妙。
若把西湖比西子:如果把西湖比作西施。
淡妆浓抹:比喻西湖的景色或天气变化多样。
总相宜:都非常适宜。
中秋月:中秋节的月亮。
鸾台镜:明亮如镜的鸾鸟台。
赢得:赢得,得到。
多才一首诗:激发了一首才华横溢的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如净所作的《偈颂三十八首》中的第二十六首。它以西湖的景色变化为描绘对象,展现了不同时段的美景。前两句“十五日已前,湖光潋滟晴方好”描绘了晴天时西湖波光粼粼的动人景象;后两句“十五日已后,山色空濛雨益奇”则转而写雨中西湖山色朦胧,别有一番韵味。诗人巧妙地将西湖与古代美女西施相提并论,比喻西湖无论在晴天还是雨天都各有千娇百媚,如同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

最后一句“中秋月似鸾台镜,赢得多才一首诗”,诗人又以中秋明月比喻西湖的明亮,表达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并自谦地说这美景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成就了一首佳诗。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富有画面感,体现了宋诗的清新自然之美。

收录诗词(219)

释如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三十八首(其二十五)

大海汪洋,须弥突兀。

现在说法不思议,稽首光明最奇特。

形式: 偈颂

偈颂三十八首(其二十四)

解却禅和布袋头,虚空豁达逞风流。

去亦得,住亦得,大用现前无轨则。

形式: 偈颂

偈颂三十八首(其二十三)

天苍苍,地皇皇。钟馗元是鬼,赤口并消亡。

衲僧八面无门户,今古寥寥白昼长。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偈颂三十八首(其二十二)

灯点点,月团团,游人歌鼓闹中看。

咫尺凤楼开雉扇,玉皇仙仗紫云端。

形式: 偈颂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