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雨夕

岁寒风郭鬓华新,暝结虚檐客舍贫。

千里有家难入眼,百年惟影不离身。

炉藏宿火吹犹活,雨闇遥钟听未真。

越鸟莫啼泥滑滑,来朝江上有归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雨夜钱塘江畔的凄凉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深秋时节的萧瑟与孤独。

首联“岁寒风郭鬓华新,暝结虚檐客舍贫”,开篇即点出季节与环境特点,岁末寒冬,风起郭边,鬓发似乎因岁月而增添了几分华彩,但夜幕降临,空荡的屋檐下,寄居的旅人却感受到贫困与孤独。这里通过对比,凸显了人物内心的落寞与外界环境的冷清。

颔联“千里有家难入眼,百年惟影不离身”,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千里之外虽有家,却难以望见,时间长河中,只有自己的影子相伴左右,无时无刻不在身边。这两句将空间的遥远与时间的漫长结合起来,强化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

颈联“炉藏宿火吹犹活,雨闇遥钟听未真”,转而描写室内的情景。炉中的余烬虽已熄灭,但仍有微弱的火光,仿佛在提醒着生活的温暖;远处的钟声在雨声中显得模糊不清,难以辨识。这一联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在困境中仍存的一丝希望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尾联“越鸟莫啼泥滑滑,来朝江上有归人”,以自然界的鸟儿为喻,劝诫它们不要在泥泞中啼叫,因为明天江上会有归家的人。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归家之人的祝福。同时,也暗示了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仍对未来抱有希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孤独、无奈与对未来的一丝希冀。

收录诗词(328)

张琦(君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石假山漫兴(其一)

瓦雀檐头啁哳鸣,小山幽意静边生。

风泉闇激无全暑,云日相欺得半晴。

石学枯禅参壁坐,蚁缘新蔓过溪行。

百年踪迹收来此,犹恐人间有浪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石假山漫兴(其二)

初著三峰便古苍,曲栏四面白霞光。

蓬莱裂地分迂叟,天姥飞云入短墙。

朝士绝书金屋远,邻僧敲梦竹门凉。

碞阿安个方池子,小作江湖钓夕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石假山漫兴(其三)

石色山光照晚年,城隅少地有馀天。

放船人误桃花里,乞食僧参柏子前。

幽侣可容浮海筏,清时不用铸山钱。

传经心事知何似,七尺藤床对崦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将之邹溪过东钱湖作

眼光久误是非机,今日湖头试道衣。

狎浪凫雏依母出,冲人雉羽挟雌飞。

晚晴沙客归村小,春病山僧下岭稀。

不负风光答佳句,前身谁是谢元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