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氏园(其二)

径狭褰裳处,川平伏槛前。

华林一何丽,碧水复相鲜。

鱼鸟方堪狎,缨緌顿可捐。

居然谢尘垢,不待濯潺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萧氏园中漫步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园中景致的美丽与宁静。首句“径狭褰裳处”描绘了小径狭窄,诗人轻挽衣裳以适应行走的场景,透露出一种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接着,“川平伏槛前”则转而描写开阔的水面,诗人倚靠栏杆,欣赏着平静的湖面,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华林一何丽,碧水复相鲜”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园中的美景,华美的树林与碧绿的湖水相互映衬,色彩鲜明,生机勃勃。接下来,“鱼鸟方堪狎,缨緌顿可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亲近之情,他愿意放下世俗的束缚,与鱼鸟为伴,享受这份自由与宁静。

最后,“居然谢尘垢,不待濯潺湲”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直接表达了对尘世烦恼的厌倦和对自然清新的向往,仿佛已经洗净了心灵的尘埃,不需要再等待水流的洗涤就能达到内心的纯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667)

薛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 生卒年:1489~1539年

相关古诗词

送马伯循(其一)

弱岁来京邑,已闻之子贤。

长怀慕先达,讵意窃同年。

感激深相附,逡巡只自怜。

如何复为别,瞻望益茫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马伯循(其二)

城隅饮饯地,日暮朔风吹。

征鸟不返顾,浮云相背驰。

踟蹰意何极,叹息涕空垂。

世路今如此,焉知后会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重游萧氏园(其二)

野霭横兰径,泉声落草堂。

丈夫修雁缴,童子护鱼梁。

钓弋亦堪老,风尘缘底忙。

淹留不忍去,日色晚苍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归别业作

五载去京国,今来归旧庐。

林荒巢野雀,径毁蔓园蔬。

意倦风尘际,身危疾病馀。

多惭久怀禄,牢落此田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