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李川甫二首(其二)

南迁度湘渚,湘渚阻且深。

蛟鱼凌波起,骇浪如高岑。

岩峦仄无地,草木多毒淫。

三岁栖绝域,长恐遂幽沈。

鸣雁自北来,衔书置庭阴。

开椷览流藻,乃是潇湘吟。

薄俗昧交义,贵贱异中襟。

与子绝会面,庶以明远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答李川甫二首(其二)》描绘了诗人南迁途中湘水区域的险恶环境和内心感受。"南迁度湘渚,湘渚阻且深",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渡过湘江时的艰难和水势之深,暗示了旅途的艰辛。接下来的"蛟鱼凌波起,骇浪如高岑",通过蛟鱼和巨浪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湘江的凶险。

"岩峦仄无地,草木多毒淫",诗人描述了两岸地形的险峻和草木可能带来的危险,表达了对未知环境的担忧。"三岁栖绝域,长恐遂幽沈",诗人表达了长期流离失所的孤独与对未来的忧虑,担心自己将永远陷入困境。

"鸣雁自北来,衔书置庭阴",这一句引入了希望的象征——北归的大雁带来书信,给诗人带来了安慰。"开椷览流藻,乃是潇湘吟",诗人打开书信,读到的是友人李川甫的深情诗篇,这成为了他精神上的慰藉。

"薄俗昧交义,贵贱异中襟",诗人批评了世俗中人情淡薄,贵贱之间的交往观念不同,暗指现实中的冷漠。最后两句"与子绝会面,庶以明远心",表达了诗人期待与李川甫再次相见,以此来表明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共同的志向。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又有对人情世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966)

顾璘(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杨仪宾东皋

路转漓江曲,林间逸士家。

避人成独往,隐几坐无哗。

舞鹤穿行径,游鱼傍钓车。

时闻萧史辈,驻此共餐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江上送马锦衣按事回(其一)

贞士不可见,凄凉饮冰言。

徒惭金吾使,万里驰輶轩。

马君伏波之子孙,西观桐柱迹犹存。

江上相逢多意气,高歌一曲下湘沅。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江上送马锦衣按事回(其二)

雅歌皇华诗,送行倾玉卮。

薰风吹船下湘渚,回首谁怜斑竹枝。

君来安坐人莫窥,判如南山何可移。

汉庭贤士虽无数,四海偏誇张释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初闻望之量移汶上

逐客承优诏,宁亲得近居。

主恩天地大,臣节死生馀。

鲁邑鸡初割,长沙鵩已袪。

馀欢兼旧侣,应免葬江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