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报恩长老恭率翁

报恩千楹归一炬,佛也不能逃劫数。

宝坊化作瓦砾场,堪笑月庭来又去。

率翁修造凤楼手,第一能将无作有。

神工作舍鬼筑墙,鞭笞木石能飞走。

风斤月斧日纷然,行看华屋突兀在眼前。

好留一室馆狂客,早晚来参文字禅。

形式: 古风

翻译

报恩的大厦化为一把火,连佛也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
曾经的宝坊如今成为废墟,月光下的庭园来了又去,令人苦笑。
率翁亲手建造的凤楼,他最擅长化无为有。
神工鬼斧,即使是木石也能被驱使飞翔。
风锤月斧日复一日地忙碌,眼看昔日华丽的房屋即将矗立眼前。
希望能留下一间屋子,供狂放的文人墨客来参悟文字中的禅意。

注释

千楹:形容房屋众多。
归一炬:全部化为一把火。
佛也不能逃劫数:指佛也无法逃脱命运的轮回。
宝坊:珍贵的建筑或庙宇。
瓦砾场:废墟,破碎的石头和瓦片。
月庭:月光下的庭院。
凤楼:华丽的楼阁。
无作有:化无形为有形。
神工作舍:神奇的手艺,如神一般的工作。
鬼筑墙:形容技艺高超,仿佛鬼魅般精准。
风斤月斧:风锤和月斧,比喻工匠们的辛勤劳动。
华屋:华丽的房屋。
文字禅:通过文字领悟的禅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复古写给报恩长老的,表达了对长老建造报恩寺的赞叹与讽刺。首句“报恩千楹归一炬”描绘了寺庙的宏大建筑瞬间化为灰烬的场景,暗示了世间万物难以逃脱自然或命运的变迁。接着,“佛也不能逃劫数”进一步强调了佛教中的因果轮回观念。

“宝坊化作瓦砾场,堪笑月庭来又去”以月庭的无常比喻世事如梦,寺庙的兴衰更迭让人感到可笑。诗人提到“率翁修造凤楼手,第一能将无作有”,赞扬了长老巧夺天工的技艺,即使看似虚幻的建筑也能化为实有。

“神工作舍鬼筑墙,鞭笞木石能飞走”运用夸张手法,赞美长老的神奇力量,仿佛连木石都能被他驱使。接下来的诗句“风斤月斧日纷然,行看华屋突兀在眼前”形象地描述了建造过程的繁忙和工程的迅速。

最后两句“好留一室馆狂客,早晚来参文字禅”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有志于学问的人能在此环境中静心研读,探讨人生哲理,体现了对知识与修行的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是对报恩寺建造者的赞美,也寓含了对世间无常和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989)

戴复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 字:式之
  • 籍贯: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
  • 生卒年:1167年-约1248年

相关古诗词

寄赵鼎臣

学如刘子政,不使校书天禄阁。

文如李太白,不使待诏金銮殿。

倚楼终日看庐山,赢得虚名闻九县。

才忌太高,心忌太清。平平稳稳,为公为卿。

骐骥可羁,乃归帝闲。麟凤莫驯,为瑞人间。

人间为瑞徒能好,骐骥可羁终远到。

岁寒心事几人知,手把梅花供一笑。

形式: 古风

寄章泉先生赵昌父

灵凤鸣朝阳,神龙不泥蟠。

时兮不可为,昌父乃在山。

思君二十年,见君良独难。

时于邸报上,屡见得祠官。

祠官禄不多,一贫其柰何。

采芝亦可食,当作采芝歌。

近者李侍郎,直言遭逐去。

人皆笑其疏,君独有诗句。

君为山中人,世事安得闻。

入山恐未深,更入几重云。

形式: 古风

族侄孙子荣之子神童颜老不幸短命而死哭之不足三诗以悼之(其三)

汝祖积阴德,汝翁多读书。

汝生天报施,汝死又何如。

脩短有定数,贤愚莫问渠。

冥官闻恸哭,还许再来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晚春

春来涉几日,又到落花时。

老面羞看镜,愁怀强作诗。

雨墙蜗篆古,风树鸟巢危。

有客适相过,樽前一局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