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孙洵自故乡至

万里悲乡梦,愁心不暂开。

猺狼五岭外,生死一身来。

细问小儿女,频嗟荒竹梅。

视余颜未改,须鬓已先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宪噩所作的《侄孙洵自故乡至》。诗中以侄孙从故乡归来为契机,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侄孙归来的喜悦之情。

首句“万里悲乡梦”,描绘了诗人因远离故乡而产生的无尽乡愁,仿佛在梦中也能感受到万里的距离所带来的悲伤。接着,“愁心不暂开”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愁绪,这份愁绪如同沉重的负担,难以轻易解脱。

“猺狼五岭外,生死一身来。”这两句通过侄孙从遥远的五岭之外归来,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危险,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侄孙安全归来的欣慰之情。五岭地区地势险峻,生活条件艰苦,侄孙能够平安归来,对于诗人来说是一份难得的慰藉。

“细问小儿女,频嗟荒竹梅。”侄孙归来后,诗人迫不及待地询问家中子女的情况,同时对故乡的荒凉景象表示感慨。这既体现了诗人对家庭的关心,也流露出对故乡变迁的无奈与哀伤。

最后,“视余颜未改,须鬓已先摧。”诗人通过侄孙的观察,发现自己虽然容颜未变,但岁月已在自己的鬓发上留下了痕迹。这一对比,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无情流逝,也蕴含着对生命易逝、时光匆匆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侄孙归乡这一事件的描述,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意以及对时光流转、人生沧桑的感慨。

收录诗词(383)

李宪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酬赵玉文秋试济南,阻雨长山客舍,书亡弟叔白题壁句见寄

一从泛江棹,不复问山程。野店谁还宿?

秋宵独有情。雨声疏未歇,笔迹俨犹生。

良友况如此,那堪为弟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南中食栗,示子乔

新霁复当晓,已寒仍未霜。

堕风随落叶,晒日迸秋场。

屋上壶犹菉,田中豆正黄。

南来都不见,此果似吾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粤中秋兴,用放翁《石镜山前》诗韵,示子乔

榕树风高敛夕辉,南游浩淼此来依。

漫离乡井谁相迫?无与功名底不归。

江浦秋阴成雨易,山城日暮见人稀。

田园久别应荒废,手植丹枫皆十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酬同乡天河令乔令思移官崇山见寄

知宰极边地,三年鬓已斑。

对愁犹有子,屡转不离蛮。

瘴岭天常晦,荒城昼亦关。

相思情倍切,春梦共家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