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天台萧练师

已是成仙了,全然得道长。

石坚松结髓,山煖朮生香。

近瀑衣裳冷,和云笔砚凉。

傍崖修碧宇,何日奏寥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他已经修炼成仙,完全领悟了大道。
石头坚硬如铁,松树结出精髓,山中温暖,术草散发香气。
靠近瀑布,衣服都感到清凉,云雾缭绕下,笔砚也显得冰凉。
他傍着山崖修建青翠的房屋,不知何时能向天宫奏上他的清高之歌。

注释

成仙:修炼到超凡脱俗的境界。
全然:完全。
得道:领悟了世间的大道理。
石坚:石头坚硬。
松结髓:松树结出精华。
山煖:山中温暖。
朮生香:术草发出香气。
近瀑:靠近瀑布。
衣裳冷:衣服感觉冷。
和云:与云雾相伴。
笔砚凉:笔墨都清凉。
傍崖:依傍山崖。
修碧宇:修建绿色的屋宇。
何日:何时。
寥阳:指天宫或仙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高似孙写给天台山的萧练师的一首赠诗。诗中表达了对萧练师修行成就的赞美和对其隐居生活的向往。首句“已是成仙了”直接称赞对方已达到仙人的境界,显示出其深厚的道行。接着,“全然得道长”进一步强调其修行的完整和长久。

诗中通过“石坚松结髓”描绘出萧练师所处环境的清幽与自然的融合,暗示其心境如石之坚定,生活如松般滋养深厚。而“山煖朮生香”则以山中的温暖和术草散发的香气,渲染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近瀑衣裳冷,和云笔砚凉”两句,通过瀑布和云雾的意象,既写出环境的清凉,也反映出萧练师与自然的亲近,以及他心境的超脱。最后,“傍崖修碧宇,何日奏寥阳”表达了诗人期待有一天能与萧练师一同在山崖边建起青翠的屋宇,共享清修生活,并希望能在那样的环境中向仙界奏响和谐的乐章。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对修行者超凡生活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价值观。

收录诗词(188)

高似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清康熙《鄞县志》卷一○),一说馀姚(今属浙江)人(清光绪《馀姚县志》卷二四)。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调会稽县主簿,历任校书郎,出知徽州,迁守处州。宁宗庆元六年(一二○○)通判徽州,嘉定十七年(一二二四)为著作佐郎。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知处州。晚家于越,为嵊令史安之作《剡录》。有《疏寮小集》、《剡录》、《子略》、《蟹略》、《骚略》、《纬略》等。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宋史翼》卷二九

  • 字:续古
  • 号:疏寮
  • 生卒年:1158—1231

相关古诗词

寄吴钤干

有伟千人杰,能为万里游。

挂帆春背雁,问驿夜惊鸥。

道路空留滞,文章莫暗投。

九疑生雨遍,三峡带寒流。

采药青神观,题诗白帝楼。

乾坤供烂醉,星斗照闲愁。

汉已归萧相,天难寿武侯。

词人头欲雪,壮士泪如秋。

中下犹须策,西南夙倚筹。

有钱书尽买,灭虏志终酬。

猿破高唐梦,龙驯滟滪舟。

行人定安稳,夏近可归不。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晚泊江口

白鹭青烟剡江口,梅六七分经雪后。

月肯流连相伴酒,隔岸呼船有鱼否。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欸乃辞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揭揭兮寒菼,濊濊兮轻罛。

有鹈兮在梁,鸿何为兮离网。

白蘋深兮骋望,水之清兮濯缨。

翁不语兮嗔偏醒,欸乃一声兮天水渌。

形式:

清晓升琼台顶石崖有仙人脚迹

乱石排天倚岚壁,苔痕不犯松乔迹。

上通群帝集台斗,下凿十洲通碣石。

树呼清风杂今古,山遗宿润从开辟。

丹翁曾同玉女醉,樵者亦见仙人弈。

云飞磴道晴掩冉,露湿衣裳香滴沥。

洞中灵君来不来,鹤归冲落桃花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