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喜雪除夕二韵寄宗简(其二)

子歌我有感,我和子益悲。

文武有天下,二南无变诗。

陵夷及其季,小雅亦既衰。

殷人早坠命,秦氏不及期。

治身如治国,夭寿人所为。

旧恙何时已,与子看前规。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我吟唱着歌曲,心中充满感慨,你我一同悲伤。
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曾统治天下,但南方的诗歌没有变化。
到了末世,连《小雅》也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殷朝的人们早早失去命运,而秦朝更是未能长久。
修养身心如同治理国家,人的寿命长短取决于个人行为。
过去的疾病何时能停止?让我们一起回顾过去的教训。

注释

子歌:对你的歌声。
益悲:更加悲伤。
文武:文臣武将。
二南:古代南方的两个区域,这里指代南方的诗歌。
陵夷:衰落,衰败。
季:末期,晚期。
小雅:《诗经》中的一类诗歌。
殷人:指殷商时期的人。
秦氏:指秦朝。
治身:修养自身。
夭寿:寿命短长。
旧恙:旧有的疾病。
前规:过去的准则或经验教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的作品,题目为《再用喜雪除夕二韵寄宗简(其二)》。虽然题目中提及了"再用喜雪除夕",但这里提供的诗句并未直接涉及雪景或除夕,而是转向了对历史和人生哲理的感慨。

诗中首先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共鸣,"子歌我有感,我和子益悲",通过对方的歌声引发了自己的感触,双方都感到悲伤。接下来,诗人将国家兴衰与文学发展联系起来,"文武有天下,二南无变诗",指出无论是文治武功的时代还是太平盛世,南方的诗歌传统(如《诗经》中的《周南》和《召南》)都没有太大改变。

诗人进一步阐述历史的变迁,"陵夷及其季,小雅亦既衰",暗示随着时代的衰退,连《小雅》这样的经典也逐渐式微。接着,他以殷商和秦朝为例,"殷人早坠命,秦氏不及期",说明即使是强大如殷商和秦朝,也无法避免灭亡的命运,寿命长短并非人力所能完全掌控。

最后,诗人表达出对个人疾病和未来的忧虑,"治身如治国,夭寿人所为",认为个人的健康和生命的长短如同治理国家一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他期待过去的教训能带来未来的启示,"旧恙何时已,与子看前规",希望能与友人一起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找到疗愈之道。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借历史兴衰之理,探讨了生命、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系,充满了哲理性和深沉的情感。

收录诗词(515)

陈傅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用喜雪除夕二韵寄宗简(其一)

百年弹指顷,群动不遑夕。

娈彼惰游者,长夜浮太白。

豪侠旁无人,卧我楼百尺。

衲子缚禅静,不敢践桑陌。

武夫髀肉满,睥睨候边隙。

道家求不死,真火养阴赫。

躁人干速化,自点雷门额。

书生苦穿凿,奇字穷鸟迹。

何如吾老农,一雨犁春泽。

相忘与鸡豚,所辨才菽麦。

不闻有孔子,安识由与赤。

纷纷举世士,肝胆自疆埸。

老翁捧腹笑,空洞无一积。

有来问时事,请以臆对客。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再用喜雪韵(其二)

瘴雨蛮烟此后稀,山童亦与借馀辉。

争看狂稚相呼唤,下啄饥乌自匹妃。

苦乏貂裘堪夜永,喜无蝝子著冬饥。

兴来那况山阴客,为我扁舟倚石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再用韵呈德脩

一日一见犹为稀,如何十年见无期。

昔方壮岁意轻别,一笑听君歌式微。

江流永矣剑阁阻,恨不羽翰能奋飞。

不图今日已华发,话此怪怪还奇奇。

桑麻不竞蒿压屋,厚禄书断儿恒饥。

谁当附热斲冰雪,岁晏独可相从嬉。

功名富贵各有时,人亦空自为韦脂。

与君持此将安归,沧海雪山无尽诗。

形式: 古风

再和前韵

冬夜苦难晓,短景复易夕。

安得户牖光,不待东方白。

恍如游化城,琼台若千尺。

英华发林薮,馀彩散阡陌。

平铺浩无垠,巽入微有隙。

忍寒贪纵观,未愿朝曦赫。

柳绵著歌茵,梅片堕妆额。

皭然群污中,有意欲比迹。

自识玉皇家,癯仙陋山泽。

新来学为农,遭岁屡无麦。

稚子色恒饥,老婢脚尽赤。

一饭今有待,喜更问瓜埸。

归来看床头,瓶粟幸馀积。

且以炊春醪,号召已散客。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