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孝陵六首(其六)

沧桑感慨吊前朝,整步丹墀过小桥。

鱼碗沈埋泉路閟,凫灯闪烁火光摇。

遥青拄笏环晴嶂,远白飞帆涌暮潮。

回首五云深处望,马蹄碎踏乱山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此诗《谒孝陵六首(其六)》由清代诗人蒋葆元所作,通过描绘孝陵的景致与历史氛围,表达了对前朝的感慨与追思。

首句“沧桑感慨吊前朝”,开篇即点明主题,以“沧桑”二字描绘出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引发读者对过往时代的思考与怀念。接着,“整步丹墀过小桥”,诗人步入孝陵,穿过象征着尊贵与庄严的丹墀,踏上小桥,这一行进过程不仅展现了孝陵的宏伟与庄重,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肃穆与敬仰。

“鱼碗沈埋泉路閟,凫灯闪烁火光摇。”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将鱼碗沉入泉底,象征着历史的深邃与不可触及,而凫灯在火光中闪烁,则仿佛是历史的微光,虽渺小却照亮了前行的道路。这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寓言了历史的深远与不朽。

“遥青拄笏环晴嶂,远白飞帆涌暮潮。”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遥远处的青山环绕,仿佛是历史的见证者,而晴嶂则象征着历史的清晰与坚定。远处的白帆在暮潮中涌动,既表现了历史的流动与变迁,也寓意着后人对先人的追忆与传承。

最后,“回首五云深处望,马蹄碎踏乱山骄。”诗人回首眺望,五云深处隐含着无尽的历史与传说,而马蹄碎踏乱山,既是现实的写照,也是对历史长河中无数英雄事迹的赞颂。这句话以动态的画面结束全诗,既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孝陵的壮丽与历史的厚重,更蕴含了对过往的缅怀与对未来的展望,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感与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35)

蒋葆元(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秋前由馆返里

一棹烟波里,微茫薄暮天。

稻花香浥露,柳色淡含烟。

石险潮声壮,波平月影圆。

秋怀正萧瑟,渔唱起前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周启贤自月城回郡二首(其一)

元夜春灯焕彩霞,团圞君正乍还家。

盈盈劝釂樽前酒。

缓缓归歌陌上花,桃叶新妆携素手,竹枝艳曲按红牙。

阿侯入抱玲珑玉,戏綵萱帷笑语哗。

形式: 七言律诗

送周启贤自月城回郡二首(其二)

卌年故我误儒衣,时命邅迍与世违。

春雨心情连日恶,晨星朋旧近来稀。

荻牙白茁河豚上,柳眼青含江鲚肥。

试看两行襟上泪,送行时节为君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书怀

慷慨寰中事,沧桑变劫灰。

途穷争傲骨,世乱炼奇才。

清气孕诗笔,牢愁消酒杯。

请缨何日遂,壮志策风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