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后旬日不闻鹃

过了清明又一旬,不闻杜宇免伤情。

算渠会得羁人意,应向山林僻处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过了清明已经十天有余,不再听到杜鹃鸟的叫声,使我免于哀伤之情。
我想它应该理解了旅人的愁绪,所以会选择在偏远的山林中啼叫。

注释

清明:清明节后的一个节气。
杜宇:杜鹃鸟,因其叫声凄切,常引人伤感。
免伤情:避免触发或减少悲伤的情绪。
渠:它,指杜鹃鸟。
羁人:旅人,漂泊在外的人。
僻处:偏远的地方。

鉴赏

诗人通过对时节的描述,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和对朋友离别的思念。"过了清明又一旬"指时间流转,季节更迭,而诗人却未能听到友人的消息,这里的"杜宇"是古代传说中会呼唤主人名字的鸟,以此比喻希望得到朋友的声音。"不闻杜宇免伤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音信的渴望和内心的寂寞。

"算渠会得羁人意"一句,"算渠"通常指古代用来测量土地的工具,而在这里被借喻为计算、揣度人的心思。"羁人"则是指远离乡土或身处囹圄的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想要了解和感知那些被困束之人的情感。

最后一句"应向山林僻处鸣"中的"应"字表示呼应,"山林僻处"则是偏僻的自然环境,而"鸣"字特指鸟鸣,这里暗示诗人希望自己的心声能在远离尘嚣的自然中得到回响。

这首诗通过对清明时节的描绘,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被困束之人的情感揣度,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455)

杨公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隐居杂兴(其三)

老屋荒寒亦自清,柴门虽设只长扃。

数行古隶閒居赋,半壁行书陋室铭。

□□□□□□□,研朱滴露勘黄庭。

此生与世虽无补,笔底青山到了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隐居杂兴(其一)

碧云深处著吾庐,远却喧嚣尽自如。

呵砚磨冰朝鍊句,拥炉烧叶夜观书。

人生穷达乘轩鹤,世事盈虚赋芧狙。

勘破已无朝市梦,软红端不上衣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隐居杂兴(其八)

篱编红槿障蓬茅,半近城闉半近郊。

苔绣曲蹊千万点,梅窥碧沼两三梢。

閒将今古浇胸臆,懒把荣枯问卦爻。

一自渔樵分席后,清泉白石与论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避暑次叶教授韵

炎天无处涤烦心,拂拭苍苔坐茂林。

贪撚吟髭搜好句,不知日转已移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