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成古诗

霜花一镊中,玉童摘未摘。

斯言如不闻,千古动愁色。

因忆商山吟,在乌如在白。

形式: 古风

翻译

霜花装饰着银白色的镊子,玉童似乎还在犹豫是否要采摘。
如果听不到这样的言论,千百年来都会触动人们的忧思。
于是我想起了商山的吟唱,那里的人们如同在黑夜和白天一样清晰可见。

注释

霜花:指寒冷天气中形成的白色冰晶,这里比喻清冷的言论或景象。
玉童:古代神话中的仙童,此处可能象征纯洁或高尚的人物。
斯言:这番话,指前文未提及的具体言论或观点。
商山吟:商山四皓的故事,隐士们在商山吟咏诗篇,象征隐逸或高洁的生活方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冷的画面,"霜花一镊中",以霜花比喻洁白的雪花,仿佛被轻轻夹在手指之间,暗示冬日的寒冷和寂静。"玉童摘未摘"则借玉童的形象,表达对雪花的怜爱与欣赏,似乎在犹豫是否要触碰这份纯净。

"斯言如不闻,千古动愁色",诗人通过虚拟的"斯言",表达了对美景易逝、人事无常的感慨,即使无人听见,这无声的美也会触动人心,引发深深的哀愁。最后两句"因忆商山吟,在乌如在白",诗人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在商山吟咏的情景,将眼前的雪景与历史情境相融合,增添了时空的沧桑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霜花和玉童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沉思,具有浓厚的宋诗韵味。

收录诗词(408)

释重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因事示众

客从远方来,遗我径寸璧。

中有四个字,字字无人识。

清涵鲸海宽,冷射蟾轮窄。

今朝呈似看,请道末后句。

形式: 古风

因事示众

石本落落,玉自碌碌。古之今之,一何?速。

师子不咬麒麟,猛虎不食伏肉。

君不见洞庭孤岛烟浪深,木马追风有人识。

形式: 古风

因游育王亭寄收主郎给事

冷翠千万峰,当轩列如黛。

蒲团及禅板,永日澹相对。

彤云曾无机,烧松亦成盖。

远谢幽隐情,难与台星会。

形式: 古风

戏靠安岩呈双溪大师

陜府铁牛却知有,春秋几几成过咎。

一身还作二如来,黑白不分辨香臭。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