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姑苏台(其二)

桂膏兰烬烧春云,锦丝瑶管空中闻。

甲兵重来破歌舞,粲齿修眉散如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瞿荣智的《赋得姑苏台(其二)》描绘了一幅奢华而即将破败的场景。"桂膏兰烬烧春云",以瑰丽的比喻,形容香料燃烧的烟雾缭绕,如同春云般轻盈,暗示了昔日宫廷的繁华与奢侈。"锦丝瑶管空中闻"进一步渲染了音乐之美,锦丝制成的乐器在空中回荡,展现出昔日歌舞升平的热闹气氛。

然而,"甲兵重来破歌舞"转折诗意,预示着战乱的到来,打破了这宁静的美好。"粲齿修眉散如雨"描绘的是人们在战乱中惊慌失措,美丽的容颜和精致的妆饰瞬间消散,如同雨点般四散,寓意着生活的破碎和人们的离散。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展现了从盛世到衰败的鲜明变化,寓含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和平的向往。

收录诗词(5)

瞿荣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赋得姑苏台(其三)

双钩带血不敢飞,城荒草碧春风吹。

秪今惟有台前月,曾照吴宫花发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赋得姑苏台(其四)

慷慨悲歌叹陈迹,霜乌怨啼霜叶赤。

明朝送客过钟陵,西望茫茫五湖白。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赋季子祠

让王开国江之左,尚父周王十三世。

僣王一变变于夷,至德巍巍谁复继。

有美季子才且贤,历聘上国何翩翩。

东游纵观太师乐,王风帝德皆能言。

周旋齐鲁说诸子,无愧古人相警意。

衣酬献著交情,佩剑终县见高谊。

使车焞焞尚未还,鱼中之刀机已先。

去之宁附子臧节,不忍父子兄弟戕其天。

世人躗言何足数,类云辞国兆亡土。

不知自古皆有亡,曾有遗风振千古。

春秋大义昭日星,特笔表墓幽光明。

故国遗祠神戾止,吴民世世丰粢盛。

周之孙子乌台彦,烈日秋霜映颜面。

阖闾城边春水波,荡漾兰舟过淮甸。

高台凤舞大江东,孰作乌台气势雄。

明年台前霜叶红,归陪骢马观吴风。

观吴风,歌至德,季子祠前照秋色。

形式: 古风

赋采香径

遥怜采香径,还忆种香时。

绿水萦兰棹,青娥驻彩旗。

盈盈春满把,冉冉碧含滋。

持赠钟陵去,芬芳慰所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