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捒连日淫潦,欲归不得,忽逢晴霁,喜而有作(其一)

风定树还号,雨霁云犹湿。

朝阳有畏心,徘徊上原隰。

水鸟带波飞,啄禽晒衣立。

叉鱼渔荷蓑,割稻农戴笠。

日暮各还家,蛙在水中泣。

欹枕一以听,阁阁鸣何急。

纤月细于钩,流光剧可挹。

飞萤不避人,夜静穿窗入。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和人们的生活场景。"风定树还号,雨霁云犹湿",通过"风定"和"雨霁",展现了天气由阴雨转为晴朗的过程,"云犹湿"则暗示了雨后的清新湿润。接下来,"朝阳有畏心,徘徊上原隰",以拟人手法写太阳在雨后犹有顾虑,缓缓升起,反映出诗人对新一天的期待。

"水鸟带波飞,啄禽晒衣立",生动描绘了水鸟在水面飞翔和鸟类晾晒羽毛的画面,富有动态感。"叉鱼渔荷蓑,割稻农戴笠",则细腻刻画了渔民捕鱼和农夫戴斗笠割稻的田园生活,展现出农耕社会的宁静与忙碌。

"日暮各还家,蛙在水中泣",傍晚时分,人们结束劳作回家,蛙声在静谧的夜晚中显得尤为明显,寓含着诗人对归家的渴望。"欹枕一以听,阁阁鸣何急",诗人侧耳倾听,蛙鸣声急促,更添思归之情。

最后两句"纤月细于钩,流光剧可挹",以月比钩,形象地描绘了月牙的形状,表达了诗人对月光的喜爱,"流光剧可挹"则传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飞萤不避人,夜静穿窗入",以萤火虫穿窗而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和诗人内心的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归乡的向往。

收录诗词(471)

陈肇兴(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在捒连日淫潦,欲归不得,忽逢晴霁,喜而有作(其二)

朝曦红上檐,瓦雀双双喜。

咿嘤语窗前,似唤幽人起。

孤客正思家,对此欣不已。

仰视浮云飞,馀霞散成绮。

路逢相识人,为问前溪水。

一苇如可航,余亦将归里。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村馆杂兴(其一)

宿雨初晴暑气收,茅斋六月爽于秋。

举头忽讶青天转,无数白云如水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村馆杂兴(其二)

朦胧树色映窗纱,晓日初升薄雾遮。

燕子入帘栖不定,双双飞上紫荆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村馆杂兴(其三)

困人天气剧难量,冷煖无端搅客肠;

昨日绤絺今挟纩,调停病体著衣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