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谷隐兰若三首(其二)

鸟啄灵雏恋落晖,村情山趣顿忘机。

丹成道士过门数,叶尽寒猿下岭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鸟儿啄食着小雏鸟,沉醉于夕阳的余晖中。
乡村的风情和山间的乐趣让人忘却了世俗的心机。

注释

鸟啄:鸟儿啄食。
灵雏:幼小的鸟儿。
落晖:夕阳的余晖。
村情:乡村风情。
山趣:山间乐趣。
顿忘机:立刻忘却了世俗的心机。
丹成:修炼丹药成功。
道士:修道之人。
过门数:偶尔来访几次。
叶尽:树叶凋零。
寒猿:寒冷季节的猿猴。
下岭稀:很少下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村景象,通过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鸟啄灵雏恋落晖”一句,以鸟儿啄食果实的情景,勾勒出夕阳西下的温馨画面。这里的“灵雏”可能指的是某种野生果实,而“恋落晖”则表达了诗人对夕阳余晖中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

“村情山趣顿忘机”进一步渲染了乡村的宁静与自然之美。诗人在这里用“村情山趣”来概括那种远离尘嚣、贴近自然的心境,表达了一种超然世外的生活态度。而“顿忘机”则意味着在这样的环境中,心灵得到了净化和解脱,仿佛所有的烦恼都随风而去。

接下来的两句“丹成道士过门数,叶尽寒猿下岭稀”则描绘了一个特定人物形象及其所处环境。这里的“丹成道士”很可能是指居住在山中的道士,他们往来于山间的小路上。而“过门数”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道士们可能在计数着日子的变化。

“叶尽寒猿下岭稀”一句,则通过对树木落叶和寒冷环境中猿猴下山稀少的情景描写,勾画出深秋或冬季的萧瑟景象。这里的“叶尽”表明已是深秋时分,而“寒猿下岭稀”则传达了一种孤寂与冷清之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村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以及在大自然中所获得的心灵净化与解脱。

收录诗词(75)

段成式(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著名志怪小说家,约生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卒于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其父段文昌,曾任宰相,封邹平郡公,工诗,有文名。在诗坛上,他与李商隐、温庭筠齐名。信佛读经,饮酒赋诗唱和,以解其忧,诗中多流露出超脱世俗的消极情绪

  • 字:柯古
  • 籍贯:晚唐邹平
  • 生卒年:803-863

相关古诗词

题商山庙

偶出云泉谒礼闱,篇章曾沐汉皇知。

无谋静国东归去,羞过商山四老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题僧壁

有僧支颊撚眉毫,起就夕阳磨剃刀。

到此既知闲最乐,俗心何啻九牛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观山灯献徐尚书(其一)

风杪影凌乱,露轻光陆离。

如霞散仙掌,似烧上峨嵋。

道树千花发,扶桑九日移。

因山成众像,不复藉蟠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观山灯献徐尚书(其二)

涌出多宝塔,往来飞锡僧。

分明三五月,传照百千灯。

驯狖移高柱,庆云遮半层。

夜深寒焰白,犹自缀金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