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归过永永守赵君宰置酒万石亭

三湘陌上逐臣归,万石亭中送客时。

拄杖披榛行莽苍,汲泉磨藓看魁奇。

天倾五色遗娲补,谷变千年出岘碑。

何似溪边小桃李,向人膏面出风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北归途中,经过永永县,拜访好友赵君宰,在万石亭中设宴款待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友情的深情描绘。

首联“三湘陌上逐臣归,万石亭中送客时”,开篇即点明了地点与时间,诗人从三湘之地归来,正值在万石亭中为友人送别。这里运用了“逐臣”一词,既暗示了诗人可能曾被贬谪的经历,也增添了诗中的情感层次。

颔联“拄杖披榛行莽苍,汲泉磨藓看魁奇”,生动地描绘了诗人行走在荒野中的情景。他手持拐杖,穿越荆棘,寻找清泉,仔细观察着周围的奇特景象。这一联通过具体的动作和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探索精神。

颈联“天倾五色遗娲补,谷变千年出岘碑”,巧妙地将神话传说与现实景象相结合。诗人想象天空的颜色是女娲补天所遗留的痕迹,山谷的变化则见证了千年的历史变迁,通过岘碑(古代刻有文人墨客题名或诗文的石碑)的出现,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历史的积淀。

尾联“何似溪边小桃李,向人膏面出风姿”,以桃李比喻诗人的好友赵君宰及其宴会上的佳肴,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将自己比作溪边的小桃李,形象地表现了自己在友人面前的谦逊与感激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还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己身份和经历的反思。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的作品。

收录诗词(724)

孙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为人依违无操,早年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宋史》无传。善属文,尤长四六。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犊》传世

  • 号:鸿庆居士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
  • 生卒年:1081~1169

相关古诗词

皇妃岭

濯濯漱壑泉,岩岩依天石。

扶藜上秋空,一缕挂绝壁。

胡为乘此险,登临风雨夕。

千金戒垂堂,尊驭且莫叱。

形式: 古风

过衡州馆于郡斋时太守裴梦贶督役于城上

万锸风雨集,三令霜雪严。

适发半闾左,雅舂亦髡钳。

大事难虑始,掇龟宁复占。

君看执扑者,端是邑中黔。

形式: 古风 押[盐]韵

宜春台呈太守陈次明

闻说宜春好,层台试一登。

陇泉悲瑟瑟,松雪见层层。

孤绝烟中寺,微茫树下僧。

诗工传写妙,不数画师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西斋

二江戎马后,宜春独称雄。

重垣抱金柅,巨堑疏玉虹。

使君师齐相,佳处在酒中。

百觚倒春酿,洗尽疮痍空。

西斋置一榻,时有客子从。

我来属无事,新脱楚市舂。

伴值呼浩然,惊座得孟公。

攲眠看衙集,鼍鼓鸣逢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