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天津

已春过、大沽烟水。杨柳青青,落花风里。

隐隐潮来,小帆如叶、树如荠。

酒帘三五,嗟逆旅、无情思。

结客少年场,漫击筑,浩歌燕市。遥指。

慨津门旧日,一片连营烽燧。京城未远。

又愁见、浮云征骑。

道至今、玉垒防秋,厌重说、鏖兵时事。

只海色千重,都向层楼飘起。

形式: 词牌: 长亭怨慢

鉴赏

这首《长亭怨·天津》由清代诗人周祖同所作,描绘了天津的春景与历史沧桑。开篇“已春过、大沽烟水”,以“烟水”二字营造出天津特有的水乡氛围,春意渐浓,大沽口的水面泛起轻烟,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意境。

“杨柳青青,落花风里”,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杨柳依依,落花随风飘散,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而又稍显寂寥的画面。接着,“隐隐潮来,小帆如叶、树如荠”,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潮水的隐约波动和小船在波光中如同树叶般渺小,树木则显得格外细小,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自然界的宏大与人类的微小。

“酒帘三五,嗟逆旅、无情思”,酒旗在春风中轻轻摇曳,诗人感慨于旅人的孤独与无常,表达了对过往旅人情感的同情与理解。接下来,“结客少年场,漫击筑,浩歌燕市”,描绘了一群年轻人在燕市(天津别称)聚会欢歌的情景,既有青春的活力,也蕴含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遥指。慨津门旧日,一片连营烽燧”,诗人遥望过去,感慨天津曾经的军事重镇,烽火连天的历史痕迹,暗示了天津作为边关要塞的特殊地位。紧接着,“京城未远。又愁见、浮云征骑”,表达了对京城遥远而又近在咫尺的复杂情感,同时对频繁的征战与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表示忧虑。

最后,“道至今、玉垒防秋,厌重说、鏖兵时事”,提到玉垒(古代边防要地),表达了对当前边防的担忧,同时也对频繁的战争表示厌倦,希望和平的到来。全诗以“只海色千重,都向层楼飘起”收尾,将目光投向广阔的海面,寓意深远,表达了对天津这片土地上历史变迁与未来展望的深沉思考。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天津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67)

周祖同(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望海潮.海上

风来无地,云横有岸,中边一碧浮沉。

方丈去遥,连翘舞倦,波涛终古难平,车马半空行。

问枯查羽客,几度曾经?

暮色苍苍,拟将心曲托孤琴。

沧州何处伤情,怕重闻水浅,还见尘生。

青海孤军,乌湖异域,唐家遗迹堪惊。

西北是神京,幸中原无事,人道休兵。

忽近烟台乱鸦,斜日大旗横。

形式: 词牌: 望海潮

玉京秋.望焦山

天漠漠。青山淡相对,野云闲著。

海门浩渺,禅关摇落。何日仙真再到?

傥勾留、依旧林壑。空怀昨。可怜京口,废营荒郭。

客里扁舟重泊。叹匆匆、登临负约。

听过江、声声铃语,都成消索。

北固南徐,剩太息、徒付深杯孤酌。

晚风作,应返危崖瘦鹤。

形式: 词牌: 玉京秋

西河.重过润州

征战地,茫茫故处还记。

金山坏塔倚秋烟,乱鸦又起。

暮天日色隐孤城,长江波浪无际。

断芦岸,空徙倚,客情渺渺难系。

雕弓画戟十年前,尚存玉垒。

望中北固莽苍苍,中泠依旧泉水。

蜃楼上下互趁市,恃连船、飞渡千里。

倦烟独看人世。

奈腰间佩剑、埋藏龙气,愁绝登临西风里。

形式: 词牌: 西河

桂枝香萤苑怀古

凄凄惨惨,任草满故堤,何处隋苑?

三两明边曾是,画帘低卷。

芳魂闪闪西风里,悄难禁、树根残焰。

可怜遗恨,旧时厮趁,舞裙歌扇。

莫更怅、烟销雨断,只野花飘落,清泪如泫。

萧寺钟声休认,景华天晚。

零星几个黄昏近,到愁来照谁心眼。

至今深夜,青青惟有,乱磷千点。

形式: 词牌: 桂枝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