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谢家塘少时故居感作六章(其三)

高楼面东敞,眺及江上山。

夙岁吾读书,伴有湘娥鬟。

朝云如轻罗,静熨帘光寒。

狎我吟声低,黄鸟啼复閒。

振袂重此登,欲倚无完阑。

仰警天鸿孤,俯惜城柳残。

依然门外河,东去咽流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站在高楼之上,面向东方,眺望江边山脉的情景。他回忆起年轻时在故乡读书的日子,仿佛能看见湘水女神的发髻。清晨的云雾如同轻柔的罗纱,轻轻覆盖着窗帘,带来一丝寒意。诗人沉浸在这宁静之中,他的吟诵声似乎让周围的小鸟也安静下来。他挥动衣袖再次登高,却找不到完好的栏杆依靠。抬头望见孤独飞翔的鸿雁,低头看到城中残败的柳树,心中不禁感慨万千。门外的河流向东奔流而去,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过谢家塘少时故居感作六章(其四)

髫年入邻塾,按卷治毛诗。

名物辨异同,颖悟颇有资。

课馀还学吟,挦扯三唐辞。

每博大父欢,点首笑拈髭。

得饼矜满怀,出觅西邻儿。

扫藓花影中,坐作宾朋嬉。

此境如目前,使我中怀驰。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过谢家塘少时故居感作六章(其五)

握手重童侣,卓杰皆成人。

近以相见疏,谈笑逾匿亲。

故老似霜萚,凋谢惊鲜存。

髡髴杖履来,命侍风雨樽。

当年秋宴堂,散漫惟羊豚。

隔囿柴桑篱,菊萎树多髡。

还怜彭泽翁,后起无贤孙。

盛衰有微意,唏嘘焉忍陈?

形式: 古风

过谢家塘少时故居感作六章(其六)

乌衣散斜巷,密幄鸠为巢。

虽有东风时,但与吹蓬茅。

蓬茅日荣敷,桃李日零彫。

昔年惨绿郎,贫病嗟二毛。

东山盛簪绂,颇矜门第高。

一败遽至斯,今后复奚料?

杂姓相比邻,业多佣贩操。

俯仰生惧心,谁来补其牢?

形式: 古风

独居行

天霜不严菜甲短,瓮米无多酒难满。

独居憔悴寡善谋,绕郭荒山刺穷眼。

开门告人面颜赧,闭门读书心气愞。

策鳌溟涬思远驰,一寸青葹苦中卷。

屋楞过声何哑哑,蔽风落叶驱病鸦。

灯残有月照空壁,吾影与树争槎枒。

吾抱积惭还自嗟,亦有良朋天之涯。

大江不放梦魂去,至今庾岭愁梅花。

十年揽世艰一饭,弃唾谁甘拾屠贩?

颇矜身命保亲孥,敢曰乾坤坐忧患。

昏昏长夜接清旦,疏钟一鸣冻云散。

胶胶屋角鸡欲啼,唧唧床头鼠犹窜。

白日铄金金铄颜,奔厓樵子多劳肩。

乱薪拉杂付一炬,伏龟隐鹤宜大年。

安生梅福今果仙,胡不游戏来人间?

只输冷雀窥琴几,听我凄弹幽涧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