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必元所作的《浔州呈侍御穆老师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对一位名为穆老师的侍御的敬仰之情,通过描绘浔州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展现了诗人的感慨与赞美。
首句“乌台簪笔旧知名”,以“乌台”借指官署,暗示穆老师曾在此地担任要职,名声远播。接着“行部新扬豸史旌”则进一步强调了穆老师在巡视地方时的公正严明,如同獬豸之神,象征着正义与权威。
“桂树忽开秦尉郡,棠阴犹覆越王城”两句,运用了桂树和棠树的意象,分别象征着繁荣与庇护,表达了对浔州这片土地上生机勃勃景象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穆老师治理下的地方安宁与繁荣的肯定。
“威棱象岭千峰立,官比漓江万派清”则是对穆老师个人品质和政绩的高度评价。象岭的巍峨与漓江的清澈,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是对穆老师刚正不阿、清廉为官形象的隐喻。
最后,“所幸蛮方无战斗,何劳溪笛怨南征”两句,表达了对穆老师在任期间,浔州地区和平稳定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战乱的反思,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穆老师的敬仰之情,以及对浔州这片土地上和谐景象的赞美,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政治和社会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