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林朝崧所作,名为《惜秋华·重九前一日,豁轩、补牢见过,用「梦窗飞翼楼」韵》。诗人通过登高望远,描绘了秋季景色的凄凉与萧瑟。"飙馆登高",表达了诗人对佳节临近的期待,但因无雁传信,显得孤独。"亭树渐疏,凄凉数蝉吟晚",蝉鸣声中透出秋意的浓厚和孤寂。
诗人视线转向窗外,西山翠色映入眼帘,却被厚重的帘幕阻隔,增添了深深的哀愁。"寒浅,入霜砧正催兰闺针线",暗示着秋夜的寒冷和女子们在寒风中缝制衣物的情景,寓含了思妇之情。
接着,诗人感叹时光易逝,面对秋苑,弹奏起商弦,抒发无尽的暮愁。"叹吟帻甚处坠,鬓凋心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哀伤,以及对青春消逝的感慨。
在重阳节前,诗人暗自许下心愿,希望能与伴侣共度佳节,但只能独自寄托于菊花和新月,"泛菊浅幽怀偷展,遥劝,有新蟾挂垂杨岸",借景抒情,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秋日景色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的文人士大夫在社会变迁中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