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昭阳仙仗五云中,遥听笙箫起碧空。
夜半月明人望幸,君王自在广寒宫。
这首诗是宋无的《唐宫词补遗(其三)》,创作于元朝。诗中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宛如仙境的意境,通过对唐宫旧景的怀念和想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繁华的追忆与现实中的疏离感。
“昭阳仙仗五云中”一句,以“昭阳”指代唐朝的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仙仗”则是超凡脱俗的仪仗队伍,“五云”象征着高远和神秘,整句营造出一种仙界降临人间的壮丽景象。
“遥听笙箫起碧空”中,“遥听”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声音的聆听与想象,“笙箫”是古代的乐器,常用于祭祀和宴会,这里用来描绘唐宫遗声,传递出一种淡远而悠长的声音美感。
“夜半月明人望幸”一句,以“夜半”设置了一个静谧、安宁的夜晚场景,“月明”则是这个时刻最为显著的自然元素,而“人望幸”表达了人们对于这份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君王自在广寒宫”一句,以“君王”指代唐朝的帝王,通过“自在广寒宫”来描绘帝王在深邃而冷清的皇宫中的孤独与高贵。
这首诗通过对唐朝宫廷生活的美好想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怀旧和现实的无奈。整体上,这是一首融合了仙境意境、历史追忆与个人情感的诗作,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不详
世祖至元末,举茂才,以奉亲辞。工诗。比对精切,造诣新奇。有《翠寒集》等
古者吾夫子,曾称三让名。
后来秦失鹿,刘项死相争。
浦口晚潮来,佳期那可待。
浪急行兰舟,蘋花更难采。
藓画虫丝纸半无,雨分钱点入棂疏。
秋风吹得青灯灭,萤火飞来照读书。
拾来虚费藕丝穿,暴富池塘积万千。
人世不平如买得,夏天那有盖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