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鲁如晦七夕

今夕知何夕,相逢莫漫愁。

凉飔开北牖,新月挂西楼。

重惜经年别,贪延数刻秋。

明朝河汉隔,西向望牵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今夜是哪一夜,相遇时不要轻易忧愁。
凉风吹过北窗,新月高挂在西楼。
格外珍惜多年离别后重逢,贪恋这多一刻的秋意浓。
明天就将银河阻隔,向着西方遥望牵牛星。

注释

今夕:今晚。
漫愁:随意忧愁。
凉飔:凉风。
北牖:北面的窗户。
新月:刚刚升起的月亮。
西楼:西边的楼阁。
经年别:多年分别。
数刻秋:片刻的秋天。
明朝:明天。
河汉:银河。
牵牛:牵牛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创作的《次韵鲁如晦七夕》,通过描绘七夕良辰,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相聚的渴望。

诗中的“今夕知何夕,相逢莫漫愁”表明诗人对于这特殊的夜晚有着深刻的认识,并且在与所爱之人的相遇中,不愿意有任何的忧虑。"凉飔开北牖,新月挂西楼"则是通过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凉而静谧的氛围,新月代表着新的开始和美好。

“重惜经年别,贪延数刻秋”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过去时光分离的珍视,以及对于短暂相聚时光的贪婪。这里的“数刻秋”指的是非常短暂的时间,但是在诗人心中却是弥足珍贵的。

最后,“明朝河汉隔,西向望牵牛”则预示着未来两颗星(牵牛星和织女星)的分离,以及对这份爱情无奈的眺望。根据中国古代传说,每年的七夕,天上的织女星与牵牛星会在银河相会,这里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所爱之人的思念。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面对不可避免的别离时那种复杂的情感。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次韵蔡永叔双头芍药

反复新诗对月华,视模犹及正而葩。

坐驰芍药心先醉,身老江湖眼欲花。

夜半已酬连理约,风前还见一枝斜。

滩头更下双鸂鶒,并与妖红作意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江南道中

江回山崦两三家,招飐东风酒旆斜。

羸马送曛行自急,峭寒欺客晚还加。

日边雁足应传信,竹外梅梢合放花。

指点东城归路窎,一川流水闹栖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舟过三丫河

摇落蒹葭浦,荒凉雁鹜村。

吴柑迎齿冷,鲁酒著颜温。

水涩风还逆,天寒日自暾。

不堪归思乱,鸟鹊闹黄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过邓步和张叔元见赠韵

独舸东来夏日长,归装从此益生光。

卧云禾穗珠成实,倾露荷花麝被囊。

逸世才猷金騕袅,逼人风味木兰堂。

常疑正始遗音绝,把读新诗远坛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