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其一)九日

白白江南一信霜。过都字不到衡阳。

老嘉破帽并吹却,未省西风似此狂。

攀北斗,酌天浆。月香满似菊花黄。

神仙暗度龙山劫,鸡犬人间百战场。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翻译

江南一片洁白的霜地,连信都无法送到衡阳。
老嘉头戴破帽,寒风吹散了它,他从未经历过这样的西风之狂暴。
他抬头仰望北斗,斟酌着天赐的琼浆,月光如菊花般金黄。
仿佛神仙悄悄度过龙山的劫难,人间如同百战之地,鸡犬不宁。

注释

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
霜:寒冷天气下的白色结晶物。
过都:经过都城。
字不到衡阳:信件无法送达衡阳(古代地名)。
老嘉:人物名,可能指诗人自己或某位友人。
破帽:破旧的帽子。
吹却:被风吹散。
西风:秋风。
似此狂:如此狂烈。
攀北斗:抬头仰望北斗星。
酌天浆:斟酌天上的美酒。
月香:月光的香气。
菊花黄:比喻明亮的月色。
神仙:这里可能象征超脱尘世的人或理想。
暗度:悄悄度过。
龙山:泛指高山。
劫:灾难。
鸡犬人间:形容人间纷乱如战场。
百战场:形容战事频繁。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刘辰翁所作,名为《鹧鸪天(其一)九日》。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重阳节那天独自漫步江南时的心境和情感。

"白白江南一信霜。过都字不到衡阳。" 这两句描绘出秋风送爽,轻霜初降的景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旅途中的孤寂与思念之情。霜雪覆盖了江南大地,而行者却未能到达心中所向往的衡阳,这里隐含着对远方家乡或亲人的深切思念。

"老嘉破帽并吹却,未省西风似此狂。" 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界突如其来的西风时的心境。年迈的嘉树在狂风中摇曳,破旧的帽子被吹得无处安放,而这股西风的猛烈程度,让人难以预料和适应。

"攀北斗,酌天浆。月香满似菊花黄。" 这两句则是诗人在仰望北斗星辰,品味着天上的甘露(即指酒或美好的事物),并感受到夜晚的月色如同菊花般明媚。这不仅描绘了景象,也透露出诗人的心境和对宇宙之美的赞叹。

最后两句"神仙暗度龙山劫,鸡犬人间百战场。" 则充满了宿命论与战争的荒谬感。在这片土地上,即便是神仙也难以逃脱灾厄,而人类社会则是一片混战之声,这反映出诗人对当时动荡不安社会现实的深刻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在特定节日里所体验到的孤独、思念、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战乱时代的无奈。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霜天晓角

□□□□。□□□□□。

□□□□□□,□□□、□□□。治中心似佛。

治中心似日。人祝治中千岁,似翁福、似翁德。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

霜天晓角(其六)寿陈敬之

朝来微雪。又近长生节。

造就一枝清绝,梅与雪、怎分别。两年心似月。

除是天知得。手种春风千树,一颗颗、待儿摘。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

霜天晓角(其八)寿贾教

良宵七七。又近中元日。

桥上老人有约,后五日、重来觅。婵娟银海出。

木犀新雨湿。惟有延平剑气,箕斗外、广寒逼。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

霜天晓角(其二)中秋对月

乌云汗漫。浊浪翻河汉。

过尽千重魔障,堂堂地、一轮满。秋光还又半。

檐声初漏断。不管满身花露,已办著、二更看。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