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静轩为饶季明赋

太虚屏蒙翳,森然罗万象。

澄渊能鉴物,妍媸如在掌。

倏焉遘风云,对面成惝恍。

灵台本熙熙,微妙复虚敞。

明与日月同,量比天地广。

情欲或来牵,居然蔽尘网。

伊人事清修,飘飘脱羁鞅。

恬淡百虑消,端居志潇爽。

每怜牛山木,戕伐无时长。

力探作圣功,处静以自养。

怀哉太极翁,千载绝遗响。

兹轩著嘉名,劳我重嗟赏。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处静轩的环境与氛围,以及对修身养性、追求精神自由的赞美。诗人通过“太虚屏蒙翳,森然罗万象”开篇,将处静轩置于浩瀚宇宙之中,万象森然,寓意着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纷扰形成鲜明对比。接着,“澄渊能鉴物,妍媸如在掌”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清明如同清澈的水,能够映照出事物的真实面貌,无论是美好还是丑陋,都一目了然。

“倏焉遘风云,对面成惝恍”则暗示了外界的变幻莫测,即使面对面也可能会感到迷茫和不确定。然而,“灵台本熙熙,微妙复虚敞”表明了内心世界的平和与深邃,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都能保持一种平静而广阔的境界。

“明与日月同,量比天地广”是对内心光明与广阔的一种比喻,表达了追求精神上的无限与永恒。然而,“情欲或来牵,居然蔽尘网”提醒人们,情感与欲望有时会遮蔽内心的光明,带来困扰。

接下来,“伊人事清修,飘飘脱羁鞅”赞扬了那些致力于内心修养的人,他们能够在精神上获得自由,摆脱世俗的束缚。“恬淡百虑消,端居志潇爽”则是对他们内心状态的描述,即在平静中消除杂念,心境愉悦。

“每怜牛山木,戕伐无时长”借用了“牛山木”的典故,表达了对自然破坏的忧虑,以及对保持自然和谐的渴望。“力探作圣功,处静以自养”鼓励人们通过内心的修炼,达到圣贤的高度,同时强调了静心的重要性。

最后,“怀哉太极翁,千载绝遗响”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怀念,以及对他们的智慧和道德的敬仰。“兹轩著嘉名,劳我重嗟赏”则是对处静轩这一命名的赞赏,以及对它所蕴含的精神价值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处静轩环境的描绘和对修身养性的赞美,展现了追求内心平静与精神自由的主题,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然和谐与古代智慧的向往。

收录诗词(238)

王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一乐堂为徐奇上舍赋

世间有一乐,富贵非所论。

纷华及盛丽,宁复过大伦。

椿萱秀迟暮,棠棣明阳春。

熙台净无滓,盎然和气臻。

此事众所慕,欲求渺无因。

美哉徐氏子,独尔钟其门。

鹤发被台背,高堂具二亲。

丹桂联清芳,籍籍难弟昆。

春酒介眉寿,埙篪奏南薰。

怡然大块中,煦煦全天真。

形式: 古风

送方玄璞还天台

商飙动秦淮,木落天雨霜。

相见即相别,归兴何仓皇。

谓言有慈母,星星在高堂。

定省久已旷,手把连环将。

晨兴戒行李,趣上江上航。

片帆入烟雾,指日过钱塘。

天子急求贤,梦寐思才良。

宸衷期上格,赉弼自彼苍。

旁求藉形像,精艺终难藏。

行当应丹诏,载笔趋明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寄养拙

皇风布清穆,四海臻泰和。

故家有乔木,生意钟近柯。

朝擢艺苑秀,暮涉文渊波。

六籍既淹贯,百氏仍爬罗。

涵蓄渺无涯,蜚声应鸣珂。

超然谢荣名,端居阅羲娥。

处静恒自足,乐道匪有他。

由来重交谊,许我常相过。

明月照长干,怀人发浩歌。

几回清夜阑,梦绕秦淮河。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送万载主簿舒怀庆

严冬十一月,木落天雨霜。

有客捧除书,远道之宜阳。

青年富文学,鼓箧居上庠。

蜚声迈群英,荦荦锥处囊。

一官职勾稽,枳棘栖凤凰。

行远必自迩,出奇无循常。

古来贤达士,耿耿勋名芳。

上致君主圣,下使斯民康。

勖哉崇令德,冀尔光吾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