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痾清源中秋罹雨宵分言霁短音寓怀

隔岁乡关月,中秋想一看。

真愁白发显,翻隐碧云端。

桂影流烟湿,金波映浦寒。

鸡鸣兴不浅,吟酌细凭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身处异乡,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首句“隔岁乡关月”,点明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月亮成为了连接两地的纽带。接着,“中秋想一看”表达了诗人对中秋佳节的期待和对家乡月亮的向往。

“真愁白发显,翻隐碧云端。”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一方面表达了岁月流逝、人老珠黄的感慨,另一方面又通过“翻隐碧云端”描绘出一种超脱、飘逸的意境,暗示着即使身处困境,内心仍能保持一份宁静与超然。

“桂影流烟湿,金波映浦寒。”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中秋之夜的景象,桂花的影子在烟雾中显得湿润,月亮的光辉映照在水面上,给人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凄凉的感觉。这里的“湿”字不仅指烟雾的湿润,也暗含了诗人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鸡鸣兴不浅,吟酌细凭阑。”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的思绪与行动。鸡鸣声打破了夜晚的寂静,却并未让诗人的兴致减退,反而更加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独自倚靠栏杆,一边饮酒一边吟诗,将心中的情感寄托于文字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沉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453)

边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市)
  • 生卒年:1476 ~1532

相关古诗词

正月七日饮敖水部分司归即事

结舍临江岸,传觞感岁华。

偶同人日酒,翻滞使星槎。

水冻仍馀雪,林寒且未花。

醉归烧短烛,高枕听昏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宝应元夕饮朱升之舍

望望平安驿,春行路不遥。

故人还此地,芳序且元宵。

水近潮通閤,灯寒月过桥。

计程拚取醉,佳赏更须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供事长陵

俎豆荐春芳,东陵昼漏长。

偃松盘古榭,灵草秀虚堂。

日月皇舆远,江河圣历昌。

因山昭俭德,千载颂文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西陵访王给事汝温不遇

狂夫多野性,春到每思家。

却访山中客,还逢水际花。

薄云阴古殿,鸣鸟聚连沙。

迤逦回溪晚,西陵月正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