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吴山青接越山青,愁思如云入杳冥。
镜影已看虚一月,香盟犹忆对双星。
揉残诗草书难寄,挑尽灯花兆不灵。
梦里相逢了无益,秋来况是梦苏醒。
这首诗以吴山和越山的青翠相连为背景,描绘了诗人深深的愁绪,如同乌云般弥漫在遥远的天际。他对着镜子,看着自己容颜憔悴,仿佛虚度了一个月的光阴;曾经与爱人的月下盟誓,如今只剩下回忆中的双星。诗稿被揉碎,想寄出的心意难以传达,挑灯祈愿的兆头也显得不吉。在梦中重逢虽然美好,但醒来后却发现这无济于事,秋的到来更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怀念和无法排解的哀愁。
不详
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水中花影太夸犹,香不能沾影自留。
咫尺直须论万里,终朝何止似三秋。
月临窗纸将穿眼,风透帘栊未上钩。
此是最消魂境界,蓬山何处海西头。
相见明知枉断肠,相违无奈便思量。
来如江上潮通信,人似天边月放光。
风勒暗香穿小阁,花迷清影转回廊。
玉池常赐云浆暖,那惜冲寒度石梁。
书阁沉沉闭寂寥,药炉烟影伴昏朝。
潜来外院金钱卜,暂撤中厨玉膳调。
围带已随秋月减,芳心休逐夜香焦。
仙人手护忘忧草,历尽冰霜定不凋。
越到矇胧见越真,暗香霏雾细如尘。
烟中摇曳还生玉,月里依稀定有人。
花为遥看须正面,山从低处得全身。
此情不料卿能会,始觉兰香果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