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居二首(其一)

舍东日初上,堂南雪已消。

鸟声弄新霁,春风动柳条。

学道心未降,端居生寂寥。

佳人不可挹,芳物为无聊。

夕扉还自掩,弯月已翘翘。

黯黯长安夜,愁思怅迢迢。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翻译

东方的日头刚刚升起,堂屋南边的积雪已经融化。
鸟儿的鸣叫声在雨后清新中回荡,春风轻轻吹动着柳枝摇曳。
我一心向学却未能放下,独处时感到空虚寂寞。
美丽的女子难以亲近,美好的事物也显得索然无趣。
傍晚时分,我独自关上了门扉,弯弯的月亮高悬天空。
暗淡的长安之夜,我的愁绪绵长而遥远。

注释

舍东:房屋东边。
初上:刚刚升起。
堂南:堂屋南边。
雪已消:积雪已融化。
新霁:雨后的晴朗。
动柳条:吹动柳枝。
学道:专心学习。
心未降:未能放下心思。
端居:独处。
寂寥:空虚寂寞。
佳人:美女。
不可挹:难以亲近。
芳物:美好的事物。
无聊:索然无趣。
夕扉:傍晚的门扉。
自掩:独自关闭。
弯月:弯弯的月亮。
翘翘:高悬。
黯黯:暗淡。
长安夜:长安之夜。
愁思:愁绪。
怅迢迢:绵长遥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隐逸自适的生活状态。起始两句“舍东日初上,堂南雪已消”表明时间已经过去了早晨,雪也融化了,春天的气息开始展现。紧接着“鸟声弄新霁,春风动柳条”则是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鸟鸣啼叫,与春风轻拂柳枝相得益彰,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然而,诗人并未完全沉醉于这宁静与美好之中,他的心境依然是“学道心未降”,表明他对道德修养的追求尚未放下。同时,“端居生寂寥”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

在接下来的两句“佳人不可挹,芳物为无聊”中,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淡然态度,这种情感是深刻而又有些许哀愁的。随后,“夕扉还自掩,弯月已翘翘”则描写出诗人在黄昏时分,独自关闭门窗,与外界隔绝,以享受那份宁静,同时也感受到夜色渐浓,月亮如钩的孤寂。

最后,“黯黯长安夜,愁思怅迢迢”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长安夜晚的感慨,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愁绪和怀念,这种情感既复杂又微妙,是诗中最为深沉之处。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孤寂,以及对于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端居二首(其二)

馀寒羞老木,惨淡气未平。

王国富车马,士女竞新正。

风埃息九陌,纨绮艳重城。

灯稀夕烟重,斗转夜寒生。

倚楹复何待,依依空复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嘲南商

两袖全匹帛,望知江淮客。

深藏计算苦,好斗意气窄。

愁逢汤饼碗,遇鲊论瓮咋。

市南沽茅柴,归店两颧赤。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潘处士挽诗

异时轻士老才良,况复程能翰墨场。

酒里浮沈真得计,生涯落魄定何亡。

德尊故社江山永,文付诸孙虎豹章。

环堵如今空五柳,萧然风物似柴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醉中杂言

老人攀花复藉草,春力著人如醉倒。

未容作计试留春,东风已与人俱老。

东君惜春不惜花,千红万紫委泥沙。

已教白日张锦绣,更欲平地兴云霞。

我欲呼客无酒肉,摘花插头悲发秃。

安得酿酒万瓮屠千羊,花间醉饱踏春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