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雁过妆楼.冰簪

漏咽铜签。飞琼过、瑶笄误落雕檐。

峭风寒剪,新意幻出纤纤。

镂雪镌霜帘影下,镜台未怯晓晴占。溜痕添。

悄移凤蜡,珠颗教衔。

犀椎敲来尚惜,衬绮疏翠幌,碧润偷拈。

弄妆呵手,春恨暗触晶奁。

鬟云更谁试插,但著指、防他清泪淹。

芳魂去,待化成娇玉、花香一篸。

形式: 词牌: 新雁过妆楼

鉴赏

这首《新雁过妆楼·冰簪》由清代词人周之琦所作,描绘了一幅冬日清晨,冰凌挂满檐头,映照着晨光,与女子闺房中细腻生活交织的画面。

词中以“漏咽铜签”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仿佛铜制的钟签在轻轻呜咽,暗示着夜的渐行渐远,晨光即将来临。接着,“飞琼过、瑶笄误落雕檐”,以“飞琼”比喻飘落的雪花,与“瑶笄”(美玉制成的发簪)相联系,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女子的装饰物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清冷而优雅的氛围。

“峭风寒剪,新意幻出纤纤”,进一步描绘了冬日的寒冷与清新,通过“峭风”与“新意”的对比,展现出自然界与人的感知之间的微妙联系。接下来,“镂雪镌霜帘影下,镜台未怯晓晴占”,则将视线转向室内,通过“镂雪镌霜”(雕刻雪霜)的比喻,以及“镜台未怯晓晴占”(清晨的阳光尚未让镜台感到畏惧),展现了女子在晨光中的准备与期待。

“溜痕添。悄移凤蜡,珠颗教衔”,继续描绘了室内的细节,通过“溜痕”(水珠痕迹)的增加,以及“凤蜡”(形状如凤凰的蜡烛)的移动,展现了一种动态之美。最后,“犀椎敲来尚惜,衬绮疏翠幌,碧润偷拈”,通过“犀椎”(用犀牛角制成的锤子)轻轻敲击,与“绮疏翠幌”(精美的窗帘)的互动,以及“碧润偷拈”(偷偷地拿起碧绿的物品),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情感色彩。

“弄妆呵手,春恨暗触晶奁”,则直接点明了女子正在整理妆容,手指在冰冷的物品上留下温暖的触感,同时暗示了她内心的细微情感波动。“鬟云更谁试插,但著指、防他清泪淹”,表达了女子对美的追求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她担心自己的美丽会随时间消逝,因此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这份美丽。

“芳魂去,待化成娇玉、花香一篸”,最后两句以浪漫的笔触收尾,想象着女子的灵魂如同娇嫩的玉石,随着花香一同飘散,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也蕴含着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冬日清晨的静谧与女子内心世界的细腻情感,是一幅充满诗意的冬日画卷。

收录诗词(402)

周之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广西巡抚,疏言筑堤赈灾等事,凡数十上。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病逝于家中。工词,浑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心日斋词》,传于世。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 字:稚圭
  • 籍贯: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公元1782年~1862年

相关古诗词

诉衷情

芳径。人静。帘外影。晓朦胧。花信早。颠倒。任春工。

莺语隔房栊。匆匆。画楼今夜风。是残红。

形式: 词牌: 诉衷情

诉衷情

锦幔。斜巷。春意懒。篆香微。人去后。杨柳。又如丝。

无语对花枝。依依。小园蝴蝶儿。恨来时。

形式: 词牌: 诉衷情

思佳客

检点娇红瘦几分。含情重问可怜春。

谁教南浦愁中絮,却化西楼梦里云。

吟翠管,步香尘。小栏花影易黄昏。

后来怕见初弦月,才学蛾眉便学颦。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思佳客

帕上新题闲旧题。苦无佳句比红儿。

生怜桃萼初开日,那信杨花有定时。

人悄悄,书迟迟。殷勤好梦托蛛丝。

绣帏金鸭薰香坐,说与春寒总未知。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