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塞二首(其二)

苦战沙门卧箭痕,戍楼闲上望星文。

生希国泽分偏将,死夺河源荅圣君。

鸢觑败兵眠白草,马惊边鬼哭阴云。

功多地远无人纪,汉阁笙歌日又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在艰苦的战斗中,沙门战士身上留下了箭伤,他们登上戍楼,仰望星空以寻求慰藉。
活着渴望为国家和君主分担责任,即使战死也要夺取黄河源头,回应圣君的期待。
老鹰窥视着疲惫的败兵,在白草丛中沉睡,战马因边疆的阴云和鬼哭而惊恐。
他们的功绩虽大,却鲜有人知,汉阁的笙歌在夕阳下显得孤独而寂寥。

注释

沙门:指佛教僧侣。
戍楼:守卫边疆的城楼。
星文:星辰的光辉。
偏将:次要将领。
河源:黄河的源头。
圣君:神圣的君主。
鸢觑:老鹰窥视。
败兵:战败的士兵。
阴云:阴沉的乌云。
无人纪:无人记录或表彰。
汉阁:汉代风格的建筑,可能指宫殿或官署。
笙歌:笙乐和歌声。
曛:黄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疆战争的艰苦与孤寂,表达了对英雄事迹的怀念和对荒废战场的哀伤。首句“苦战沙门卧箭痕”写出了战争留下的深刻印记,"戍楼闲上望星文"则表现了守边将士夜晚仰望星空的情景,既寂寞又有些许迷茫。

"生希国泽分偏将,死夺河源荅圣君"表达了诗人对英雄将领的敬仰之情,他们活着时为国家分忧,死后也要保护国家的河山。这里的“偏将”与“圣君”指代有所不同,可能是指代不同的历史人物或抽象概念。

"鸢觑败兵眠白草,马惊边鬼哭阴云"描绘了战争结束后的荒凉景象,鸢鸟栖息在败兵的遗体之上,而惊吓的战马则在阴沉的云彩中发出哀号,给人以深切的悲哀感。

最后两句“功多地远无人纪,汉阁笙歌日又曛”表达了边塞将士功绩卓著但因地点偏远而无法为世人所知,唯一能听到的是古代汉阁遗留下来的笙声,这些声音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更加凄凉。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和对英雄将士的怀念,抒发了诗人对于边塞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安全与英雄事迹的深切关注。

收录诗词(30)

沈彬(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忆仙谣

白榆风飒九天秋,王母朝回宴玉楼。

日月渐长双凤睡,桑田欲变六鳌愁。

云翻箫管相随去,星触旌幢各自流。

诗酒近来狂不得,骑龙却忆上清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纳省卷赠为首刘象

曾应大中天子举,四朝风月鬓萧疏。

不随世祖重携剑,却为文皇再读书。

十载战尘销旧业,满城春雨坏贫居。

一枝何事于君借,仙桂年年幸有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金陵杂题二首(其一)

王气生秦四百年,晋元东渡浪花船。

正惭海内皆涂地,来保江南一片天。

古树著行临远岸,暮山相亚出微烟。

千征万战英雄尽,落日牛羊食野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金陵杂题二首(其二)

暮潮声落草光沉,贾客来帆宿岸阴。

一笛月明何处酒,满城秋色几家砧。

时清曾恶桓温盛,山翠长牵谢傅心。

今日到来何物在,碧烟和雨锁寒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