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何处年华好,皇州淑气匀。
韶阳潜应律,草木暗迎春。
柳变金堤畔,兰抽曲水滨。
轻黄垂辇道,微绿映天津。
丽景浮丹阙,晴光拥紫宸。
不知幽远地,今日几枝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图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情赞美。开篇“何处年华好,皇州淑气匀”即设定了整体的喜悦氛围,通过“年华好”表达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而“皇州淑气匀”则描绘了一片温和宜人的环境。
接着,“韶阳潜应律,草木暗迎春”中,“韶阳”指的是古代音乐中的一个曲调,借此形容春天的气息如同音乐般悦耳动听;“潜应律”则表达了自然界在春天的节律中苏醒的和谐状态。紧接着,“草木暗迎春”描绘了植物在春风的唤醒下逐渐萌发,生机勃勃。
“柳变金堤畔,兰抽曲水滨”两句,更具体地描写了春天景色中的细节。其中,“柳变金堤畔”形容柳树在堤岸边随风摇曳,仿佛金色的丝线;“兰抽曲水滨”则是兰花沿着弯曲的河岸缓缓生长。
“轻黄垂辇道,微绿映天津”继续这种细腻的描绘。春日里,路边的树木呈现出淡黄和浅绿的色彩,与蓝天相互辉映,形成了一幅动人的图景。
最后,“不知幽远地,今日几枝新”则是诗人在欣赏这片美丽的春色时所产生的一种迷惘感。诗人似乎忘记了自己身处何方,只关注于眼前的美好,不禁问道:“今天,这些新生的枝条又有多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传达出诗人对于春天美好的情感,以及在这美好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不详
英英白云起,呈瑞出封中。
表圣宁因地,逢时岂待风。
浮光弥皎洁,流影更冲融。
自叶尧年美,谁云汉日同。
金泥光乍掩,玉检气潜通。
欲与非烟并,亭亭不散空。
魏家美人闻姓元,新声巧妙今古传。
昔日流音遍华夏,可怜埋骨委山樊。
城阙摧残犹可惜,荒郊处处生荆棘。
寒飙动地胡马嘶,若个征夫不沾臆。
人生荣耀当及时,白发须臾乱如丝。
君不见魏都行乐处,祇今空有野风吹。
云中古城郁嵯峨,塞上行吟麦秀歌。
感时伤古今如此,报主怀恩奈老何!
上有尧兮下有田,眠松阳兮漱颍流。
其貌古,其心幽,浩歌一曲兮林壑秋。
道险可惊兮人莫用,乐天知命兮守岩洞。
时击磬兮嗟鸣凤,吾欲知往古之不可追,自悠悠于凡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