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巍所作的《过杨伯起墓》,通过“予亦关西裔,长年仰素声”两句,诗人自述其家族渊源与对杨伯起的敬仰之情。接着,“之官过古墓,采藻荐先生”描绘了诗人因公务路过杨伯起墓地,并以藻饰之物祭奠的情景,表达了对先贤的追思与敬意。
“华岳开平野,桃林有故城”两句,诗人以华岳的开阔景象和桃林中的古城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历史与自然交融的意境,暗示着杨伯起虽已逝去千年,但其精神与事迹依然在世间流传,如同华岳与桃林般永恒。
最后,“如何千载后,独以四知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杨伯起在千年之后仍能以“四知”(即“天知、地知、我知、子知”的廉洁自守精神)而闻名的感慨,既是对杨伯起高尚品德的赞美,也是对其精神影响深远的肯定。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对杨伯起墓地的访问与缅怀,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贤者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廉洁自律精神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