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瞿塘

江空风力遒,秋气日已肃。

扁舟事东迈,夜泊瞿塘宿。

先师太史公,文章灿珠玉。

孤忠日月明,素行金石笃。

共谈遭逢盛,讵云基谤讟。

岂特黔戎行,终成沅湘逐。

孤坟寓江滨,培然欺竖牧。

宿草被荒阡,寒烟迷拱木。

絮酒不忍奠,拈辞讵堪读。

矫首睇太苍,何以尽衷曲。

吾皇天地仁,德泽沛膏沐。

朽骨倘蒙恩,当期不远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舟次瞿塘》由明代诗人王绅所作,通过描绘舟行瞿塘峡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感慨,以及对君主仁德的颂扬和对个人命运的反思。

首句“江空风力遒,秋气日已肃”,描绘了秋天江面的空旷与风力的强劲,秋意渐浓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肃穆的氛围。接着,“扁舟事东迈,夜泊瞿塘宿”则点明了诗人乘舟东行,夜晚停泊在瞿塘峡的情景,为后文的抒情埋下伏笔。

“先师太史公,文章灿珠玉”赞美了司马迁的文学成就,将其作品比作璀璨的珍珠和玉石,表达了对这位历史巨匠的敬仰之情。“孤忠日月明,素行金石笃”进一步赞扬了司马迁的忠诚与高尚品德,如同日月般明亮,如同金石般坚定。

“共谈遭逢盛,讵云基谤讟”表达了对司马迁遭遇盛世却遭受诽谤的感慨,体现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思考。“岂特黔戎行,终成沅湘逐”则是对司马迁流放至偏远之地的描述,暗示了其命运的悲凉。

“孤坟寓江滨,培然欺竖牧”描绘了司马迁墓地的荒凉与孤独,以及对其后世影响的肯定。“宿草被荒阡,寒烟迷拱木”进一步渲染了墓地的凄凉景象,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

“絮酒不忍奠,拈辞讵堪读”表达了诗人面对司马迁墓时的复杂心情,既想表达敬意却又难以言表。“矫首睇太苍,何以尽衷曲”则表达了诗人对如何表达内心情感的困惑与思考。

最后,“吾皇天地仁,德泽沛膏沐”转向对当代君主的颂扬,认为其仁德如同天地一般广大,恩泽如同雨露滋润万物。“朽骨倘蒙恩,当期不远复”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灵魂也能得到君主的恩赐,期待着重生与复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对君主的颂扬,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与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238)

王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终养堂

散步出平陆,乌鸟啼北林。

矫首睇寥廓,白云飞远岑。

感物易伤怀,惕惕孝子心。

严亲不待养,岁月何骎骎。

幸有堂上母,亦已桑榆侵。

奉觞介眉寿,春酒随候斟。

亦有忘忧草,树之高堂阴。

谓山固非高,谓海亦何深。

但愿遂终养,仰止损与参。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题去思亭卷

民情本无事,帖然静于水。

顺性以道之,自能臻至理。

纵观古循吏,视民如赤子。

既去人见思,芳名蔼青史。

籍籍金郡侯,存心多岂弟。

持节镇全闽,剖符当帝里。

既敷延寿化,且洽信臣治。

仁政方下孚,宿瘼已如洗。

胡为北堂萱,夜逐秋霜萎。

蓼莪遽兴哀,归心疾于矢。

攀辕竟何为,卧辙谅难止。

载歌甘棠诗,庶以著侯美。

形式: 古风

寄宗思睿朱子建

虚名被洪恩,一官授国博。

才华非所任,廪秩殊不薄。

抱经适玄妙,志道忘澹泊。

朝对钟阜云,夜听石城柝。

怀人千里外,茕然叹离索。

岂无停云诗,欲写情思恶。

英英默斋翁,闳论抗寥廓。

矫矫丹溪英,雄文擅述作。

参商忽三载,高谊谅如昨。

何时华川湄,从容手重握。

形式: 古风

寄昂伏庵禅师

弱龄厌喧嚣,雅志尚玄默。

胡为中年来,奔走倦形役。

一自服官箴,出入不遑息。

鸡鸣走风雨,旅食困朝夕。

山中有高人,端居縳禅寂。?观万物表,幽情寓泉石。

道机既云熟,真源谅应涤。

不为尘鞅羁,但恐坐诗癖。

话别华川湄,寒暑忽屡易。

观想三生缘,宁念红尘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