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前韵送惇立

畏作亲友别,况复非中年。

身如三眠蚕,已老翻自缠。

朅来守江关,从事宁独贤。

经年两大入,爟火通甘泉。

石林岂壶中,亦自有一天。

采薇敢言勤,谁与歌劳旋。

上书苦哀祈,倾写志已虔。

坐怀北山岩,未见西溪涟。

人言抟风鹏,不及翳叶蝉。

共挽携手客,可忘曲肱眠。

首鼠信秃翁,胡为尚迁延。

子来幸暖热,愧我一饭先。

清诗似鸣玉,想见蓝田烟。

索去何乃遽,临分重依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梦得所作的《用前韵送惇立》,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离别的感慨。

首句“畏作亲友别”,直接点明了主题——离别之痛。接着,“况复非中年”一句,表达了离别时的特殊心情,不仅仅是普通的分别,更可能是因为年龄、身份或某种原因使得这次离别显得更为沉重和复杂。

“身如三眠蚕,已老翻自缠”,以蚕茧自缚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人在面对离别时内心的挣扎和自我束缚,仿佛在生命的某个阶段,人们会不自觉地陷入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

“朅来守江关,从事宁独贤”,转而描述了友人离开的情景,似乎是在江边守候,表达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

“经年两大入,爟火通甘泉”,这里可能是指友人经过长时间的旅行,最终到达目的地,通过烽火传递消息至甘泉(古代宫殿名),象征着友人旅途的艰辛和最终的归宿。

“石林岂壶中,亦自有一天”,将石林比作壶中世界,强调了自然界的广阔和独立,同时也暗示了友人虽身处旅途,但内心世界依然丰富。

“采薇敢言勤,谁与歌劳旋”,提到友人或许像伯夷、叔齐一样,虽然辛勤,却无人能理解其劳苦,表达了对友人孤独处境的同情。

“上书苦哀祈,倾写志已虔”,描述了友人可能在旅途中书写家书,表达对家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哀求,显示出其内心的虔诚和深情。

“坐怀北山岩,未见西溪涟”,可能是想象中的场景,友人坐在北山岩石旁,期待着西溪的涟漪,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等待。

“人言抟风鹏,不及翳叶蝉”,以鹏鸟和蝉的对比,表达了对友人追求高远目标的肯定,同时也指出生活中平凡的快乐同样值得珍惜。

“共挽携手客,可忘曲肱眠”,希望与友人共同度过时光,即使生活简朴也能感到满足和快乐。

“首鼠信秃翁,胡为尚迁延”,表达了对友人犹豫不决的不解和期望其尽快启程的心情。

“子来幸暖热,愧我一饭先”,表达了对友人到来的喜悦,同时也对自己未能提供更好招待的歉意。

“清诗似鸣玉,想见蓝田烟”,赞美友人的诗歌如同玉石般清脆悦耳,想象着友人离开后,蓝田的烟雾缭绕,象征着友情的深远和持久。

“索去何乃遽,临分重依然”,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开的不舍,即使在分别之际,心中的情感依旧深厚。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离别的复杂感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40)

叶梦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 字:少蕴
  • 籍贯:苏州吴县
  • 生卒年:1077~1148

相关古诗词

为山亭晚卧

瘦石聊我伴,遥山更尔瞻。

泉声分寂历,草色借廉纤。

玉粒时能饱,霜毛日更添。

平生疏懒意,况与病同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次韵方仁声惠文编

他年落笔坐生风,下舍诸郎敢长雄。

操缦不能陪众手,斲轮终自付良工。

镜湖漫忆归狂客,汉上谁从过德公。

会向南溪寻旧约,别开小径共相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戏方仁声四绝句(其一)

戏弄扁舟泊宅村,却寻三径筑茅墩。

云边此意真谁解,剩作新诗与细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戏方仁声四绝句(其二)

水槛新开似浣花,傍溪须更作浮槎。

祗应屡费王弘酒,时要清樽对落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