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稳上座

与公缁素两无成,世路低回窘墨绳。

弱羽机缯怀畏避,孤根霜雪厌侵凌。

未须神秀终齐雪,好嘱维摩且判凭。

喜读师诗破尘坌,了如松雪拂人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我和你黑白两界无法融合,世间道路曲折使我像墨线般困顿。
我像弱小的羽毛,害怕机巧和欺诈,孤独的根茎在霜雪中忍受欺压。
不必期待我达到神一般的清白,还是先向维摩学习,暂且放下忧虑。
我喜欢阅读你的诗,它能扫除尘埃,如同松雪洗涤心灵。

注释

缁素:指黑白、是非,这里比喻世俗与超脱。
墨绳:比喻人生的艰难困苦。
弱羽:比喻自己脆弱或无力。
机缯:比喻世故权谋。
维摩:佛教人物,此处可能象征智慧或指引。
判凭:判断和依靠。
尘坌:尘土和污垢,比喻世俗的困扰。
松雪:比喻高洁的品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的作品《和稳上座》。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世事纷扰的感慨。"与公缁素两无成",暗示了诗人与友人虽然志趣相投,但在世俗成就上却未能同步;"世路低回窘墨绳",比喻人生的艰难困顿如同被束缚在墨绳之中。诗人感慨自己像弱小的鸟儿面对机杼和霜雪,既畏惧又厌倦外界的侵凌。

"未须神秀终齐雪",意指不必追求过于显赫的名声,保持内心的清净就好;"好嘱维摩且判凭",借用了佛教故事,希望朋友能像维摩诘那样超脱尘俗,随缘自在。最后两句"喜读师诗破尘坌,了如松雪拂人膺",表达了诗人读友人诗作时的愉悦心情,感觉如同清风松雪洗涤心灵,意境清新,富有禅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和蔡瞻明知府

公才祇合在瀛洲,一笑何能欲枕流。

日者简书成六凿,天其盘错到三休。

栏干静倚江涛阔,舟楫冷摇烟雨秋。

大手家风传相业,高情莫易搅清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癯翁见贻

会面殊稀各一方,真成笑语隔炎凉。

不知九月露华白,但见一庭花蕊黄。

客路倦怀常落莫,故园归梦几微茫。

何时到得嬉堂上,剩看黄山烟水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咏双竹

千岩万壑碧嶙峋,密有双成瑞此君。

破箨猗猗联绿玉,并梢袅袅舞清薰。

巧穿怪石嵌空地,色映虚亭窈窕云。

比节合心皆美事,孤高殊喜不同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夜雨独觉

枕上还乡枕上回,更更点点把人催。

雨将苔砌滴到晓,风拣荻帘疏处来。

每到凋年每多感,不教睡眼不曾开。

来宵我识华胥路,莫近茶瓯近酒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