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母庙

淮水流无尽,荒城古庙存。

何人怜国士,老妪识王孙。

虽有千金报,宁酬一饭恩。

平生知己意,难与世人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漂母庙》由明代诗人徐熥所作,通过描绘淮水的无尽流淌与荒城古庙的静默存在,营造出一种历史沧桑与人文情感交织的意境。

首句“淮水流无尽”,以淮水的永恒流动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长河,暗示着故事的深远与不朽。接着,“荒城古庙存”一句,点明了地点——一个历经岁月洗礼的废弃城市中,古旧的庙宇依然屹立,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何人怜国士,老妪识王孙”两句,将视角转向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敬仰。这里“国士”指的是国家的杰出人才,“王孙”则可能指代显赫的贵族后裔。诗人感慨于无人能真正理解这些为国为民付出的人,唯有老妇人能够识得他们的价值与贡献,这既是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也是对当下社会缺乏深刻理解和尊重的反思。

“虽有千金报,宁酬一饭恩”表达了对忠诚与感恩的颂扬。即使拥有千金之财,也难以回报一顿饭的恩情,强调了真诚的情感与物质的回报相比,后者更为珍贵。这种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视人情与道德的价值观。

最后,“平生知己意,难与世人言”一句,道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他深知自己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真挚情感的追求,却难以与世俗之人分享,凸显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漂母庙的描绘与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于忠诚、感恩、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记忆与人文精神的珍视。

收录诗词(1649)

徐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任邱道中

马足怯春霜,燕山路正长。

生涯惭小草,离绪寄衰杨。

白骨新邱垄,黄沙古战场。

平安空有信,来往少同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李惟实过集客舍

击筑过燕市,逢君醉浊醪。

龙门叨御李,虫刻愧投桃。

岁月虚长铗,风尘暗大刀。

可怜灯影里,相对两青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出都门怀程五表兄

献策不得意,呼童便束装。

人皆悲失路,我独喜还乡。

拓落嘲玄草,驱驰愧绿杨。

归寻河朔侣,同擘荔枝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游虎邱寺

一棹过兰若,斋心礼法华。

荒坟深踞虎,古木乱栖鸦。

宝塔凌空迥,幽岩逗月斜。

生公讲亭在,何处有袈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