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赵提学十月赏菊韵

不论开早与开迟,到处逢花把一枝。

清献插来纱帽重,陶潜醉倒葛巾欹。

青藜不赴先生召,白雪虚传幼妇词。

却对药栏何意绪,江门店酒独斟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赵提学在十月赏菊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赏菊之人的雅致情趣和对菊花的深情厚谊。首句“不论开早与开迟,到处逢花把一枝”展现出赏菊者对菊花的热爱与执着,无论花开早晚,遍寻之处皆要采撷一枝,表现了其对菊花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接着,“清献插来纱帽重,陶潜醉倒葛巾欹”两句,运用典故,将赏菊者比作古代文人清献和陶渊明,前者以菊花入仕,后者则以饮酒赏菊自乐,形象地描绘出赏菊者的高雅风度和闲适心境。

“青藜不赴先生召,白雪虚传幼妇词”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青藜象征着知识与智慧,但赏菊者并未被这些外在的召唤所吸引,而是沉浸在自然之美中;“白雪”与“幼妇词”则可能暗指某些高深的学问或文学作品,但赏菊者更愿意享受眼前的简单快乐,体现了其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最后,“却对药栏何意绪,江门店酒独斟时”两句,将赏菊者置于一个更为宁静的场景中,面对药栏(可能象征着生活的琐碎)和江门店酒(可能代表世俗的诱惑),赏菊者却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独立,独自品味生活中的美好,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赏菊活动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菊花的美丽与赏菊者的高雅情趣,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在自然与生活中的精神追求与自我超越,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2130)

陈献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吴乐善送菊

两茎何处萎霜根,路入庐山不问村。

佳节总非前日月,新香犹袅旧龙门。

气清天与金行秀,色浅人知土德尊。

今日渊明不能领,倒巾檐下弄诗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对菊

独坐高斋汎羽觞,且看丛菊媚重阳。

繁英乍吐丹霞色,冷艳全分白雪香。

好共清幽矜晚节,偏从摇落殿秋光。

疏花短发能相倚,三径犹怜岁月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娄东荆石公饷菊赋谢

一水能通贯月槎,九秋偏赠傲霜花。

琼枝濯濯深含露,紫艳丛丛细吐霞。

开傍松轩成晚节,分来蓬岛是仙葩。

试论禁苑追陪日,何似园林乐事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茅亭看菊

小结茅斋掩荜门,翛然风物似山村。

一丘高卧身仍健,三径新锄菊尚存。

丽色盈盈开锦障,幽香冉冉注清尊。

谁知摇落风霜候,偏荷栽培雨露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