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日落天光净,披襟放浪吟。

云边来鹤影,风里度蝉音。

竹瘦同诗骨,山青系客心。

此衷原不昧,物欲漫相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徐基的《即事》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画面。首句“日落天光净”展现了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天空清澈如洗的景象,为诗人的情感抒发奠定了静谧的背景。接着,“披襟放浪吟”写诗人敞开衣襟,随性吟唱,流露出一种自由不羁的心境。

“云边来鹤影,风里度蝉音”两句通过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氛围,云边鹤影的出现象征着高洁与超脱,风中蝉鸣则传递出夏日的生机与诗意。诗人将自己融入这宁静的自然之中,寓情于景。

“竹瘦同诗骨,山青系客心”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竹子的清瘦比作诗人的骨气,山色的青翠则象征着诗人坚韧不屈的品格和对山水的深深眷恋。这表达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最后,“此衷原不昧,物欲漫相侵”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坚守自我,不被世俗的欲望所迷惑,保持着一份清明与纯粹。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5)

徐基(立山)(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庚午中秋书怀

月色明画昼,溶溶照客窗。

弄花堪作伴,对影喜成双。

壮志随时易,雄心惜酒降。

所思千万种,金数付沧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江]韵

恨妇词

天道未可测,人事未可知。

丰歉数所定,施报庶无私。

山左逢凶岁,我正游不其。

哀鸿鸣四野,穷黎日苦瘦。

有司勤抚恤,缙绅效驱驰。

就食四万口,开厂日午时。

画地分男女,奔走俱淹迟。

城东王氏妇,扶姑抱女儿。

冀得三人粮,聊以解朝饥。

粟米未到囊,老母已倾欹。

侧身援以手,幼孩复见遗。

肝肠已痛绝,那堪践踏随。

势如万壑趋,两肱难护持。

辗转人丛里,捐躯尽孝慈。

可怜三女子,顷刻无完尸。

士民长太息,行路泪亦垂。

救荒无善策,古人曾言之。

天乎彼何辜,所遭竟如斯。

此理殊不解,漫成《恨妇词》。

形式: 古风

芊子戈续歌

芊子名婴见《汉志》,一十八篇成往事。

儒家者流书不传,得此一歌犹快意。

内业六韬名目连,想见谈兵铸兵器。

造字古文书作造,《说文》可证神通寺。

楚王授师不到鲁,鲁亦无闻羊舌至。

芊子七十子之徒,宁无手泽存遗地。

周公庙侧土花香,宵光尚带英雄气。

此戈不与正师同,二千年上贤人制。

内倍胡三援四之,考工尺寸无殊异。

好与周公负扆图,精灵永寿人间世。

形式: 古风

魏景初帐边构铜歌酬张文麓孝廉

余阅《金石记》,两记广构铜。

此名边构尤罕见,赤金幻作朱砂红。

尚方密镂景初字,三十二言真魏隶。

蜀帝取销寒俭甚,何不当年取大器。

幸此未铸五铢钱,入土出土苔花鲜。

流苏灰灭朱竿坠,消沈儿女英雄泪。

张君获此费搜寻,贻我绝胜千黄金。

入手才盈握,可作花金屋。

对此如对素心人,宜供幽兰与幽鞠。

砖偕宝鼎传,碑共黄初古。

漫夸樊榭咏西畴,我有奇珍得东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