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秋日寄侯少泉参戎黔中二首(其二)》。全诗以秋日为背景,抒发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自尔乌蛮去”,点明了友人离开的时间和地点,乌蛮之地,暗示了友人前往的遥远与艰苦。接着“寒花几度开”描绘了时间的流逝,通过寒花开败的景象,隐喻着岁月的无情和时光的匆匆。
“萍踪儿女大”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友人的行踪比作浮萍,形象地表达了友人行踪不定,如同漂泊的浮萍,难以捉摸。同时,“儿女大”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暗示着友人与自己之间的距离在无形中拉大。
“华发岁时催”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年华老去的感慨,岁岁更迭,白发生长,岁月不待人,表达了对友人青春不再的惋惜之情。
“别梦随关月”描绘了诗人夜晚的梦境,梦见友人,关月象征着边关的月色,既凄清又遥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友人身处边关的担忧。
“离愁落陇梅”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愁绪,陇梅凋零,象征着离别的哀伤和对友人离去的不舍。
最后两句“年年秋色里,一见尺书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书信的期待,每年秋天,都希望能收到友人的消息,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深深挂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巧妙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是一首充满深情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