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别和韵

二八谁家女,颜色娇如花。

蛾眉扫春山,远适良人家。

女萝附长松,永结中心好。

曾闻父母言,夫妻愿偕老。

平明下君床,忽闻理行装。

欲问郎何之,未语心先伤。

不恨郎情薄,只恨贱妾身。

妾身非男子,苦乐由他人。

在家学养蚕,织成一匹帛。

为郎制春衫,不知宽与窄。

郎貌认未真,郎心那可测。

去去莫念侬,功名须努力。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丈夫即将离家追求功名时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与不舍。诗中运用了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古代女性在面对家庭与个人命运冲突时的复杂心情。

首句“二八谁家女,颜色娇如花”以“二八”(女子十六岁)形容女子正值青春年华,容貌美丽如花,奠定了情感基调。接着“蛾眉扫春山,远适良人家”描绘了女子嫁入夫家的情景,暗示了她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女萝附长松,永结中心好”一句,以植物比喻夫妻关系,形象地表达了女子希望与丈夫长久相守的美好愿望。“曾闻父母言,夫妻愿偕老”,则进一步强调了女子对婚姻稳定与幸福的向往。

然而,当“平明下君床,忽闻理行装”时,现实的残酷与无奈显露出来。女子得知丈夫即将离家,心中满是不舍与担忧。“欲问郎何之,未语心先伤”,表现了她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不恨郎情薄,只恨贱妾身”,女子表达了对丈夫的理解与宽容,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作为女性地位的无奈与悲哀。“妾身非男子,苦乐由他人”,揭示了古代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被动地位。

最后,“在家学养蚕,织成一匹帛。为郎制春衫,不知宽与窄。郎貌认未真,郎心那可测”,通过女子为丈夫准备衣物的细节,反映了她对丈夫外貌与内心世界的揣摩与不确定,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迷茫。

“去去莫念侬,功名须努力”,女子虽然不舍,但仍鼓励丈夫追求事业,体现了她的深明大义与牺牲精神。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爱情的渴望,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深刻反映了古代女性在特定社会背景下所面临的困境与抉择。

收录诗词(55)

林廷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清虚亭次丁民部韵

揽衣步高台,新亭讶仙境。

万山图画开,一鸟云霄迥。

乌石几千年,乾坤留此景。

鹤巢下松露,屐印苔痕冷。

天王许乞祠,我当奉朝请。

一日一登临,醉卧花间影。

形式: 古风

和贞庵司寇游灵谷赠月泉僧

灵谷我曾游,云林乐未竟。

忽诵贞庵篇,三复起遐敬。

暮春天气和,舞雩发清咏。

等閒风雨来,笔底珠玑迸。

棠阴散秋台,于公昭五听。

覆盆仰馀光,孤月悬飞镜。

老我江湖翁,夙抱烟霞病。

落落羁旅臣,何时谢机阱。

归钓龙台津,肯容山水剩。

茫茫宦海中,风帆渺无定。

惭愧月泉僧,禅床心自净。

形式: 古风

楝塘歌为池州推府李伯义乃翁作

栋塘老人好奇者,生平足迹半天下。

五湖烟月载扁舟,十尺珊瑚光照夜。

归来卜筑栋塘桥,四时风景何逍遥。

桥边谁种双栋树,翠云高盖张青霄。

胜日棋敲花外局,朗吟醉倚潇湘玉。

玉人何处抱琴来,好似辋川图一幅。

承家有子登巍科,黄堂治狱清风多。

指日推恩荷天宠,龙光下烛山之阿。

我亦东西南北人,何年倚棹镜湖滨。

浩歌一曲栋塘上,栋花塘水春无垠。

形式: 古风

春宵纪梦

昨宵梦入蓬莱宫,夭桃十里含猩红。

珠帘半捲千山晓,马蹄玉勒声玲珑。

霓裳仙子下阶拜,天风馥馥吹罗带。

笑问仙郎何处来,秋波两点凝银黛。

拂尘坐我以锦絪,开樽醉我以玉醴。

酒酣起舞百花前,金钗影落银灯里。

劝郎满酌听我歌,人生浮世能几何。

昨日红颜少年客,明朝一镜风霜皤。

仙郎岂是寻常父,学贯天人迈今古。

姓名一入黄金闺,四海苍生望霖雨。

忧国忧民系此心,宁暇清歌与妙舞。

我闻斯言兴益狂,狂来欲饮三百釜。

谯楼谁遣吹残角,星斗阑珊晓云薄。

觉来好梦苦难寻,开窗惟见松梢鹤。

形式: 古风